时间: 2025-04-29 09: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38:22
北邙山上列坟茔,
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
山上惟闻松柏声。
在北邙山上排列着无数的坟墓,
经历了万古千秋依然对着洛城。
城中每天早晚传来歌声和钟声,
而山上却只听见松树和柏树的声音。
“北邙山”在历史上是众多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地方,许多名人都选择在这里安息。诗中的“万古千秋”传达了对时间的感慨,表现了生与死、繁华与宁静的对比。
作者介绍: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希言,号山人,擅长五言、七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沈佺期晚年,他对生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在此诗中展露无遗。北邙山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墓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喧嚣与宁静的对立。
《北邙山》是一首描写生与死的对比之作。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北邙山上坟茔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沉淀,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尊重与缅怀。北邙山作为古代的墓地,承载着无数人的生命故事,诗人以“万古千秋”来强调这些故事的悠久与永恒。而后两句则转向洛城的繁华,描绘了城市的日常生活:歌声和钟声交织,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
诗人在对比中引发读者对生死、繁华与宁静的思考。在城市的喧嚣与山上的静谧之间,诗人似乎在向世人传达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城市的繁华终究无法掩盖死亡的存在,真正的宁静与永恒则在于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此外,松柏作为长青树,象征着坚韧、长久,也暗示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辽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生死、繁华与宁静展开,诗人通过对北邙山与洛城的对比,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敬畏,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北邙山上的坟茔与洛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松柏声”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同样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杜甫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沈佺期的《北邙山》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和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