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苏道士

《送苏道士》

时间: 2025-05-06 17:47:06

诗句

七十臞仙鬓未秋,肯来为我说真休。

归欤恐负青山约,跨鹤吹笙挽不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7:06

原文展示:

送苏道士
七十臞仙鬓未秋,肯来为我说真休。
归欤恐负青山约,跨鹤吹笙挽不留。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七十岁的瘦仙人鬓发尚未显白,愿意来为我讲述真正的道理。
他若归去,我恐怕会负了青山的约定,骑鹤吹笙却无法挽留他。

注释:

字词注释

  • 臞仙:瘦弱的仙人,这里指道士的形象。
  • 真休:真正的道理或休闲之道,指道教的深奥思想。
  • 青山约:与青山的约定,象征自然与理想生活的承诺。
  • 跨鹤:骑着仙鹤,传说中道士的交通工具,象征飞升和超脱。
  • 吹笙:吹奏笙乐器,象征音乐与道教的和谐。

典故解析

  • “跨鹤”与“吹笙”都是道教文化中的元素,代表了道士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 青山往往象征着高洁的理想和远离尘世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道教思想的理解,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送苏道士》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友谊,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与惜别之情。诗中展现了道教文化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苏道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送别诗,诗人以道士的形象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真理的思考和对友人的不舍。开头提到“七十臞仙”,不仅描绘了道士的外貌,还暗示了他的人生智慧与经历。接下来的“肯来为我说真休”则表明诗人对道士的尊重与期待,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人生的真谛。

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种感伤和无奈,尤其是“归欤恐负青山约”,诗人担心道士的离去会使自己与自然的约定无法兑现,显示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跨鹤吹笙挽不留”中,诗人意识到道士的超然与自由,而自己却无法阻止他的离去,暗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道教和人际关系,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深情惜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十臞仙鬓未秋:描绘道士年事已高但仍显年轻,暗示他内心的活力与智慧。
  • 肯来为我说真休:道士愿意传授真理,显示了他对诗人的关心。
  • 归欤恐负青山约:担心道士离去会使自己无法实现与自然的承诺。
  • 跨鹤吹笙挽不留:道士骑鹤飞升,象征超脱,诗人无力挽留,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跨鹤”比喻道士的超然与自由。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山象征理想生活,鹤象征超脱。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教哲理的探讨与对自然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与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臞仙:象征智慧与经历,代表道士的身份。
  • 青山:象征理想与自然,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象征超脱与自由,代表道士的生活方式。
  • :象征音乐与和谐,反映出道教文化的特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七十臞仙”的含义是什么? A. 年轻的道士
    B. 年长的瘦道士
    C. 年轻的诗人
    D. 中年的道士

  2. 诗中提到的“青山约”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梦想
    B. 友谊的约定
    C. 理想的生活
    D. 道教的教义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登高》 by 王勃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自然的向往,但《送苏道士》更注重对人际关系和哲理的探讨,而《登高》则强调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阳春曲十首 阳春曲 忆梅西崦 阳春曲 三月初一日夜归,遇旧曲,怅然成咏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飠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留徐剑 金华洞 万钱无下箸 米外史 贫迫 包含舍的词语有哪些 胡肥锺瘦 比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赡家 臼字旁的字 笨头笨脑 条三窝四 包含谅的词语有哪些 戴天履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