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4:17
索居占得藕花风,
几字头衔迥不同。
乌帽染纱裁一幅,
锦囊分卷集群公。
湖光长日侵皋座,
竹箨多时积鹤笼。
击柳吟驴何处去,
想应乘雪钓江空。
独居在这里,感受到藕花的清风,
几句标题却各有不同的风格。
我用染了黑色的纱布制作了一顶帽子,
用锦绣的囊袋分卷收集众人的诗文。
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映照着我的座位,
竹叶在这里长时间堆积成了鹤的笼子。
击打柳树吟唱的驴子不知去向何方,
想必是乘着雪去江边钓鱼了。
诗中提到的“击柳吟驴”可能源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表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生活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董嗣杲,字仲明,号古林,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悟。
《雪江讲堂》创作于一个静谧的环境,诗人通过对藕花、湖光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独处生活的享受,体现了当时文人对天地自然的向往。
《雪江讲堂》是一首极具个人色彩的诗作,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前四句中,诗人用“藕花风”和“乌帽染纱”等意象,表现出他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展现了文人生活的清雅与高远。后四句则通过“湖光长日”和“竹箨多时”等意象,渲染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去处和方向,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整首诗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独处生活的享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宁静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乌帽”指的是什么?
“湖光长日侵皋座”中“皋座”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击柳吟驴”指的是怎样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