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日

《冬日》

时间: 2025-05-02 12:38:09

诗句

萧条古木衔斜日,戚沥晴寒滞早梅。

愁处雪烟连野起,

静时风竹过墙来。

故人每忆心先见,新酒偷尝手自开。

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09

原文展示:

冬日
作者: 韩偓 〔唐代〕

萧条古木衔斜日,
戚沥晴寒滞早梅。
愁处雪烟连野起,
静时风竹过墙来。
故人每忆心先见,
新酒偷尝手自开。
景状入诗兼入画,
言情不尽恨无才。

白话文翻译:

冬日的古木显得萧条,夕阳斜斜地照在上面;
在这晴冷的天气里,早梅因寒意而滞留。
愁苦之处,雪烟弥漫,连野外的景象都显得模糊;
宁静的时候,风吹过竹子,声音飘过墙来。
故人每次忆起,心中总是先想起你;
新酒偷偷尝了一口,自己动手来开瓶。
景象融入了诗中,也融入了画中,
但表达情感的语言却总是显得无能为力。

注释:

  • 萧条:形容景象的荒凉、凋零。
  •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岁月和沧桑。
  • 衔斜日:夕阳斜照,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 戚沥:忧愁、伤感的情绪,形容天气的清冷。
  • 滞早梅:早梅未能盛开,象征着迟滞与希望。
  • 愁处:忧愁之地。
  • 雪烟:雪雾,形容天气阴郁。
  • 静时:安静的时候。
  • 故人:老朋友。
  • 新酒:指刚酿的酒,象征新生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9年-约900年),字君贞,号阮亭,晚唐诗人,出生于江南,精通诗词,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冬季,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中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对故人的思念。正值寒冷的冬日,诗人通过描绘萧条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感伤。

诗歌鉴赏:

《冬日》是一首描写冬季景象与内心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古木衔斜日”和“戚沥晴寒滞早梅”描绘出一幅寒冷的冬日画面,古树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萧条,而早梅因为寒冷而未能绽放,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愁处雪烟连野起”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愁苦的地方,雪雾弥漫,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仿佛连连的愁绪都在弥散。

诗中“静时风竹过墙来”则以安静的时刻,表现出自然的细腻之处,风声轻柔,竹子摇曳,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冬日画面。同时,诗人将对故人的思念融入诗中,“故人每忆心先见”,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最后,通过“新酒偷尝手自开”,诗人展现了一种隐秘的乐趣,似乎在对待生活的苦涩时,依然能找到些许的欢乐。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和诗人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条古木衔斜日:古老的树木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萧条,暗示时光的流逝。
  2. 戚沥晴寒滞早梅:晴冷的天气让早梅无法盛开,传达出一种迟滞和忧伤。
  3. 愁处雪烟连野起:愁苦的地方,雪雾弥漫,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4. 静时风竹过墙来:在安静的时刻,微风吹过竹子,声音透过墙壁,显示出自然的细腻。
  5. 故人每忆心先见:每当想起故人,心中总是首先浮现出他们的身影。
  6. 新酒偷尝手自开:偷偷尝了新酒,象征着对生活的调皮与乐观。
  7. 景状入诗兼入画:自然的景象既可以写成诗,也可以画成画,艺术的融合。
  8. 言情不尽恨无才:表达情感的语言总是显得无力,抒发了诗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形成对比。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情,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对仗:如“新酒偷尝手自开”与“故人每忆心先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冬日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现了人在面对自然寒冷时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古木:象征着岁月与沧桑。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雪烟:代表着愁苦与模糊。
  • 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柔韧,风竹的声音传递出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萧条古木衔斜日”中的“斜日”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阳光
    • B. 傍晚的夕阳
    • C. 正午的阳光
  2. 诗人在诗中提到“新酒偷尝手自开”,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忧伤
  3. “静时风竹过墙来”中,“风竹”是用来描绘什么?

    • A. 寂静的环境
    • B. 自然的声音
    • C. 人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韩偓的《冬日》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鹿柴》更侧重于宁静的氛围,而《冬日》则通过对比展现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独爱轩 奉同黄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访鼓山圭公游临沧亭为赋十四韵 丁未岁春过西湖宝藏寺作 寄题悠然阁三绝句 减字木兰花 次钱申伯游东山韵二首 其一 青玉案·华裾玉辔青丝鞚 浣溪沙(戏简宇文德和求相香) 福帅生朝二首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饵敌 睹物思人 瓦字旁的字 闸把 私字儿的字 龙翰凤雏 牛字旁的字 包含跂的词语有哪些 撑天柱地 心字底的字 一艺微长 包含诐的词语有哪些 斩岸 连比 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习以成风 殄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