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09
冬日
作者: 韩偓 〔唐代〕
萧条古木衔斜日,
戚沥晴寒滞早梅。
愁处雪烟连野起,
静时风竹过墙来。
故人每忆心先见,
新酒偷尝手自开。
景状入诗兼入画,
言情不尽恨无才。
冬日的古木显得萧条,夕阳斜斜地照在上面;
在这晴冷的天气里,早梅因寒意而滞留。
愁苦之处,雪烟弥漫,连野外的景象都显得模糊;
宁静的时候,风吹过竹子,声音飘过墙来。
故人每次忆起,心中总是先想起你;
新酒偷偷尝了一口,自己动手来开瓶。
景象融入了诗中,也融入了画中,
但表达情感的语言却总是显得无能为力。
韩偓(约849年-约900年),字君贞,号阮亭,晚唐诗人,出生于江南,精通诗词,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此诗写于冬季,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中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对故人的思念。正值寒冷的冬日,诗人通过描绘萧条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感伤。
《冬日》是一首描写冬季景象与内心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古木衔斜日”和“戚沥晴寒滞早梅”描绘出一幅寒冷的冬日画面,古树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萧条,而早梅因为寒冷而未能绽放,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愁处雪烟连野起”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愁苦的地方,雪雾弥漫,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仿佛连连的愁绪都在弥散。
诗中“静时风竹过墙来”则以安静的时刻,表现出自然的细腻之处,风声轻柔,竹子摇曳,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冬日画面。同时,诗人将对故人的思念融入诗中,“故人每忆心先见”,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最后,通过“新酒偷尝手自开”,诗人展现了一种隐秘的乐趣,似乎在对待生活的苦涩时,依然能找到些许的欢乐。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和诗人的独特视角。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冬日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现了人在面对自然寒冷时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中“萧条古木衔斜日”中的“斜日”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提到“新酒偷尝手自开”,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静时风竹过墙来”中,“风竹”是用来描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