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2:01
秋寒洒背入帘霜,
凤胫灯清照洞房。
蜀纸麝煤沾笔兴,
越瓯犀液发茶香。
风飘乱点更筹转,
拍送繁弦曲破长。
散客出门斜月在,
两眉愁思问横塘。
秋天的寒意悄然透过帘子洒在身后,
凤胫灯光清亮地照亮了洞房。
用蜀地的纸和麝香墨沾染了写字的兴致,
越地的瓯杯里犀牛角液体散发出茶香。
微风吹动,点滴的雨水与乐器的旋律交织,
拍打着乐器的细弦曲调,仿佛打破了长空。
散客们在斜月的映照下离开,
我眉头紧锁,愁思满怀,向横塘问询。
作者介绍:韩偓,字仲明,号景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常融入生活情趣和乡土风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横塘》是一首描绘秋日情景与人情世故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开头几句描述了霜冷的秋天,结合了“凤胫灯”和“洞房”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蜀纸和麝煤的出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书写的热爱,也暗示了文化的交融与传承。而“越瓯犀液发茶香”则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进一步深化,香气四溢的茶文化在此刻成为了温暖的象征。
最后几句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月光斜照,散客离去,映衬出一种孤独与思索。诗人通过“愁思问横塘”的方式,表露了对人际关系与情感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展现了韩偓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凤胫灯”)、拟人(如“风飘乱点”)和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人际交往的细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横塘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韩偓
C. 杜甫
D. 白居易
“凤胫灯”中的“凤”指的是?
A. 鳥類
B. 形状
C. 香气
D. 颜色
诗中提到的“蜀纸麝煤”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书写的乐趣
B. 书法的技巧
C. 文化的交流
D. 写作的困难
答案: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