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1:15
懊恼曲
南国休生红豆子,
西州漫折绿扬枝。
百年最好是欢会,
苦莫苦于生别离。
南方不会再长红豆,
西方随意折取绿枝。
人生百年最好是欢聚,
最痛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
宋书升,清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常用典雅的意象表达深情。
此诗作于诗人经历离别之际,表达对离愁别绪的深切体悟,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们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珍惜。
《懊恼曲》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南国红豆与西州绿枝的对比,勾勒出一幅自然美景,然而在这优美的自然描绘中,暗藏着对离别的哀伤。红豆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思念,而绿枝则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二者的结合使得离愁愈发显得沉重。
接下来的两句“百年最好是欢会,苦莫苦于生别离”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人间最美好的时光是与亲友欢聚一堂,而生离死别的痛苦则是人世间最难以承受的。诗人在表达离别的苦涩时,不仅流露出个人情感的深切,也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渴望。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亲情、友情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诗歌的中心思想为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团聚的重要,离别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诗人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与李商隐的《无题》相比,二者均探讨了离别的主题,但李商隐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细腻,而《懊恼曲》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