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二任五言二十韵

《答二任五言二十韵》

时间: 2025-05-10 08:44:07

诗句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洛,文章被人夸。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々。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

当前鉴方池,寒泉照谽岈。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呼无事,数来饮流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4:07

原文展示:

答二任五言二十韵 苏洵 〔宋代〕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洛,文章被人夸。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々。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 当前鉴方池,寒泉照谽岈。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呼无事,数来饮流霞。

白话文翻译:

鲁地的人轻视孔子,称他为东家的丘。 尽管当时他未受重用,但弟子已经众多如麻。 为何乡里的人,从不为他叹息。 在吴越之地,人们不远千里来询问他的事迹。 习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海人如同龙虾一般。 我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穷困潦倒出门连车都没有。 最近到了京洛,文章受到人们的夸赞。 但老朋友们却不相信,听到后只是笑笑。 只有两位任姓的朋友,知道我的成就值得嘉许。 他们远游在外,却苦苦思念,寄来长诗表达情谊。 我说我的成就也不过如此,你们是否觉得我有所增加? 我已经贫穷且衰老,头发稀疏垂落。 对高官厚禄无意追求,只想治理山中的田地。 往年种下的苦竹,细密如同芦苇。 庭院前的三座小山,原本是水中的木桩。 眼前有一方池塘,寒泉清澈见底。 在这里可以玩赏一整天,何必去上朝呢? 何时你们能来相会,我们一起饮酒作乐? 愿我们长久相互敬重,始终没有瑕疵。 闲居无事时,多次来此饮酒赏景。

注释:

  •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鲁地的人轻视孔子,称他为东家的丘。
  • 弟子已如麻:形容孔子的弟子非常多。
  • 问骨不惮遐:不畏远道来询问孔子的生平。
  • 海人等龙虾:比喻习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昨者入京洛:最近到了京洛(指京城洛阳)。
  • 故旧未肯信:老朋友们不相信。
  • 独有两任子:只有两位任姓的朋友。
  • 芬葩:美好的诗篇。
  • 短发垂髿々:形容头发稀疏垂落。
  • 思治山中畬:想治理山中的田地。
  • 细密如蒹葭:形容苦竹细密如同芦苇。
  • 本为水中楂:原本是水中的木桩。
  • 寒泉照谽岈:寒泉清澈见底。
  • 胡为踏朝衙:何必去上朝呢?
  • 酒食相邀遮:邀请一起饮酒作乐。
  • 终始无疵瑕:始终没有瑕疵。
  • 数来饮流霞:多次来此饮酒赏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尤其擅长议论,其文风雄健有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回应两位任姓朋友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成就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苏洵在诗中自比孔子,虽然未受重用,但仍有朋友理解和支持他,这使他感到欣慰。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不愿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在山中治理田地,享受自然之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洵谦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对孔子未受重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不公。苏洵在诗中多次提到自己的贫穷和衰老,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自卑,反而更加珍惜那些理解和支持他的朋友。诗中的自然意象,如苦竹、小山、方池和寒泉,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苏洵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鲁地的人轻视孔子,称他为东家的丘。这里通过鲁人对孔子的轻视,暗示了作者自己的不被理解。
  2.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尽管当时孔子未受重用,但弟子已经众多如麻。这里通过孔子的弟子众多,暗示了作者自己的成就。
  3.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为何乡里的人,从不为他叹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乡里人的失望。
  4.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在吴越之地,人们不远千里来询问孔子的生平。这里通过吴越人对孔子的敬仰,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影响力。
  5.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习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海人如同龙虾一般。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习惯的看法。
  6.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我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穷困潦倒出门连车都没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谦逊态度。
  7. 昨者入京洛,文章被人夸:最近到了京洛,文章受到人们的夸赞。这里表达了作者的成就。
  8.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但老朋友们却不相信,听到后只是笑笑。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的不满。
  9.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只有两位任姓的朋友,知道我的成就值得嘉许。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
  10.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他们远游在外,却苦苦思念,寄来长诗表达情谊。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11.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我说我的成就也不过如此,你们是否觉得我有所增加?这里表达了作者的谦逊态度。
  12.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々:我已经贫穷且衰老,头发稀疏垂落。这里表达了作者的自嘲。
  13.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对高官厚禄无意追求,只想治理山中的田地。这里表达了作者的淡泊名利。
  14.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往年种下的苦竹,细密如同芦苇。这里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15. 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庭院前的三座小山,原本是水中的木桩。这里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欣赏。
  16. 当前鉴方池,寒泉照谽岈:眼前有一方池塘,寒泉清澈见底。这里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
  17.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在这里可以玩赏一整天,何必去上朝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18.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何时你们能来相会,我们一起饮酒作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19.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愿我们长久相互敬重,始终没有瑕疵。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期望。
  20. 闲居呼无事,数来饮流霞:闲居无事时,多次来此饮酒赏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弟子已如麻”、“海人等龙虾”等,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 对仗:如“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々”、“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等,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如“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通过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谦逊、淡泊名利和对友情的珍视。苏洵通过自比孔子,表达了自己虽然未受重用,但仍有朋友理解和支持他的欣慰。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不愿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在山中治理田地,享受自然之美。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苏洵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竹:象征坚韧不拔。
  • 小山:象征宁静和稳定。
  • 方池:象征清澈和纯净。
  • 寒泉:象征清新和宁静。

详细解释:

  • 苦竹:苦竹是一种生长在山中的竹子,其细密如蒹葭,象征着作者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 小山:庭院前的三座小山,原本是水中的木桩,象征着作者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方池:眼前的一方池塘,寒泉清澈见底,象征着作者对清澈和纯净的追求。
  • 寒泉:寒泉清澈见底,象征着作者对清新和宁静的喜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洵在诗中自比谁?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2. 诗中提到的“两任子”是指谁? A. 两位任姓的朋友 B. 两位任姓的弟子 C. 两位任姓的官员 D. 两位任姓的亲戚

  3. 苏洵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高官厚禄的生活 B. 山中治理田地的生活 C. 繁华都市的生活 D. 四处游历的生活

  4. 诗中的“苦竹”象征什么? A. 坚韧不拔 B. 柔弱无力 C. 富贵荣华 D. 孤独寂寞

答案:

  1. A. 孔子
  2. A. 两位任姓的朋友
  3. B. 山中治理田地的生活
  4. A. 坚韧不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与苏洵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这篇散文表达了苏辙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苏洵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苏洵的这首诗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而苏洵的诗更加谦逊。
  •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与苏洵的这首诗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的散文更加细腻,而苏洵的诗更加朴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集》:收录了苏洵的诗文作品,是研究苏洵文学的重要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是了解宋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唐宋八大家文选》:收录了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是研究唐宋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渔家傲 千秋岁 蓦山溪 满路花(同柳仲修在赵屯) 沁园春 满江红(次杨子耕韵) 满江红 情久长 渔家傲 渔家傲(作浮图语送深上人游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中通理 邪淫 认妄为真 乚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材疏志大 敏丽 包含尤的成语 指囷相助 己字旁的字 怨慕 入寇 匕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灰不溜丢 颤颤波波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