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朝日载升

《朝日载升》

时间: 2025-05-03 19:49:41

诗句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

于室有绩,于野有耕。

于途有商,于边有征。

天生斯民,相养以宁。

嗟我何为?

踽踽无营。

初孰与我,今孰主我?

我将往问,安所处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41

原文展示: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于室有绩,于野有耕。于途有商,于边有征。天生斯民,相养以宁。嗟我何为?踽踽无营。初孰与我,今孰主我?我将往问,安所处我?

白话文翻译:

早晨的太阳升起,百姓们忙碌起来。在室内有纺织,在田野有耕作。在路上有经商,在边境有征伐。天生的这些人民,相互供养以求安宁。我为何独自一人,无所作为?最初是谁与我相伴,现在又是谁在主宰我?我将去询问,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注释:

  • 朝日载升:早晨的太阳升起。
  • 薨薨伊氓:薨薨形容声音嘈杂,伊氓指百姓。
  • 于室有绩:在室内有纺织的工作。
  • 于野有耕:在田野有耕作的工作。
  • 于途有商:在路上有经商的活动。
  • 于边有征:在边境有征伐的行动。
  • 天生斯民:天生这些人民。
  • 相养以宁:相互供养以求安宁。
  • 踽踽无营:踽踽形容孤独,无营指无所作为。
  • 初孰与我,今孰主我:最初是谁与我相伴,现在又是谁在主宰我。
  • 我将往问,安所处我:我将去询问,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尤其擅长议论文,其诗作亦有独特风格,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苏洵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个人内心的孤独感。诗中通过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繁忙和秩序,而诗人自己却感到无所适从,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迷茫和对社会角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早晨太阳升起为背景,描绘了百姓们忙碌的生活场景,从室内到田野,从道路到边境,展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诗人通过对比百姓的忙碌和自己的孤独无助,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角色的迷茫。诗中的“嗟我何为?踽踽无营”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初孰与我,今孰主我?我将往问,安所处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迷茫和寻求答案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描绘了早晨太阳升起时,百姓们开始忙碌的场景。
  • “于室有绩,于野有耕。”:具体描述了百姓在室内纺织和在田野耕作的情景。
  • “于途有商,于边有征。”:进一步展现了道路上的商业活动和边境的征伐。
  • “天生斯民,相养以宁。”:表达了人民相互供养以求安宁的社会理想。
  • “嗟我何为?踽踽无营。”:诗人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所作为。
  • “初孰与我,今孰主我?”:诗人思考自己的命运和主宰者。
  • “我将往问,安所处我?”:诗人表达了对归宿的寻求和疑问。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朝日载升”比喻新的一天的开始。
  • 拟人:“薨薨伊氓”中的“薨薨”拟人化地描述了百姓的忙碌。
  • 对仗:“于室有绩,于野有耕。于途有商,于边有征。”通过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比百姓的忙碌和自己的孤独,诗人表达了对个人角色的迷茫和对社会秩序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朝日、薨薨、伊氓、绩、耕、商、征、斯民、宁、踽踽、无营、初、孰、主、问、安、处。
  • 详细解释:朝日象征新的一天,薨薨形容百姓的忙碌,伊氓指百姓,绩和耕分别代表纺织和耕作,商和征分别代表商业和战争,斯民指这些人民,宁表示安宁,踽踽形容孤独,无营指无所作为,初和孰表示最初和谁,主指主宰,问和安表示询问和何处,处指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薨薨伊氓”形容的是什么? A. 百姓的忙碌 B. 战争的声音 C. 商业的喧嚣 D. 纺织的声音 答案:A

  2.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 D. 安宁 答案:C

  3. 诗中的“于室有绩,于野有耕”描述的是什么? A. 商业活动 B. 战争场景 C. 日常生活 D. 宗教仪式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通过记叙文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对比,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苏洵的诗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 与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对比,苏洵的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个人情感,而苏辙的作品则更多地通过记叙文的形式展现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集》:收录了苏洵的诗文作品,是研究苏洵文学的重要资料。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歌进行了精选和注释,有助于深入理解苏洵的诗歌。
  • 《宋代文学史》:全面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苏洵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高阳台 夜雨不寐 高阳台 旧琴 高阳台 过寒翠园怀李啸楼师 高阳台 高阳台五首 其二 高阳台 自题停琴伫月图小影 高阳台 孙欢伯大令寿,以其先人子和先生义钧所绘吴门清荫禅院延秋雅集图遗卷索题 高阳台 追和元遗山雁丘词,同石君作 高阳台 梁思杨令茀女士塑制大观园模型 高阳台 白帝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弄开头的成语 一方之任 矢字旁的字 包含额的词语有哪些 屯街塞巷 直到 酉字旁的字 朱绡 往夫 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贯朽粟陈 生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拗口 东遮西掩 暗结尾的成语 索隐行怪 仁心仁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