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38
隐屏
作者: 陈普 〔宋代〕
排云抵雨立虚空,
端正方严万壑中。
好去明堂充宁倚,
不应留此伴仙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在云层和雨水的交汇处,屹立于虚空之中的高山,方正而庄严地矗立在万壑之中。诗人希望能够去往明堂(指明亮的殿堂)充满宁静的地方,而不应留在这里陪伴那位仙翁。
陈普,字景升,号紫云,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生活在南宋时期。陈普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其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描写,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名山大川,体悟自然之美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反映了道教思想对他创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两句“排云抵雨立虚空”及“端正方严万壑中”,描绘出一种高耸入云的山岳形象,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下来的“好去明堂充宁倚”则流露出诗人渴望寻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愿望,明堂象征着理想的精神家园。而最后一句“不应留此伴仙翁”则表明了诗人的决心,不愿再停留于此,追随世俗的仙人,而是向往更高的理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又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理想的精神家园
C. 一种建筑风格
D. 一种诗歌形式
填空题:诗的第一句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脉,这种景象给人以____的感觉。
判断题:诗人希望停留在与仙翁的陪伴中。
A. 正确
B. 错误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陈普的《隐屏》则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的渴望,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