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8:21
作者: 陈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悬壶大如斗,紫芋高五尺。
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
人禀天地正,性分亦有则。
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跖。
白话文翻译:
这幅悬壶的容积如同斗一般大,紫色的芋头高达五尺。
物体的容量是有限的,能够被填满的地方没有尽头。
人类的秉性是顺应天地的正道,个体的本性也有其规律。
若充实自身便能达到尧的境地,若不充实则只会沦为跖。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人,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多表现人性、自然和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性和道德的追求,表达了对充实自我的重视。
诗歌鉴赏:
《悬壶》是一首探讨人性与道德的诗。诗中以悬壶作为象征,暗喻人类的道德和精神追求。悬壶的大小与其所能容纳的物体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性的有限与无限的追求。诗的前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描绘,营造出一种丰盈的意境,仿佛在呼唤人们自我充实。后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尧和跖的对比,强调了自我充实与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悬壶的意象,表达了对人性修养和道德充实的追求,强调人应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成就更高的道德理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悬壶指的是什么?
在诗中,尧象征什么?
诗中强调的充实是指什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悬壶》更关注内心的充实与道德的追求,李白则强调对人生享乐的追求,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倾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