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3:51
故国悲凉古木奇,
势分庭下蔚相差。
霜根半露出林虎,
昼影全舒破贼旗。
宝界曾回铺地色,
节旄还映插云枝。
刘郎风韵知难敌,
儒帅端能表异时。
故乡的景色令人感到悲凉,古老的树木显得格外奇特。庭院的形势分开,苍翠的树木显得差异很大。霜冻的根部半露在外,像是林中的猛虎。阳光照射之下,破旧的贼旗在白昼中完全舒展。宝贵的界限曾经铺展成大地的颜色,节旗的影子依然映在云树之上。刘郎的风采实在难以匹敌,而儒生的风范却能展现出不同的时代。
李之仪,字希言,号逸舟,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李之仪对故乡的怀念之时,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缅怀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古木和霜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李之仪的这首诗以故乡的古木和庭院的苍翠开篇,生动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诗中通过对古木的描写,传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悲凉之情。古木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岁月沉淀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霜根半露出林虎,昼影全舒破贼旗。”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古木的坚韧,另一方面是破贼旗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胜利和新的希望。
“宝界曾回铺地色,节旄还映插云枝。”这一句则将视野从个人的情感扩展到社会的变迁,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而最后两句以“刘郎”和“儒帅”的对比,强调了不同风范代表的时代特征,展现出李之仪对文化与时代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之仪深厚的诗歌功底,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充满历史感与人文情怀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古木与历史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古木”是指什么?
“霜根半露出林虎”的比喻意在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刘郎”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