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32:36
堪笑跳波数百滩,
如何入峡顿无喧?
人言此峡如巴峡,
只欠三声随泪猿。
这儿的波浪跳跃着,冲击着数百个滩头,
如何才能在这一刻进入峡谷,顿时就没有了喧闹的声音?
人们说这个峡谷像巴峡,
只差三声猿啼伴随着泪水。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游历真阳峡时,诗人感受到峡谷的壮丽与幽静,同时又思念起古代名胜巴峡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人声鼎沸的渴望与怀念。
杨万里的《过真阳峡六首》通过描绘峡谷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诗的开头就以“堪笑跳波数百滩”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水流的奔腾和波涛的喧闹,营造出一种活力四射的画面。然而,随着“如何入峡顿无喧”的转折,诗人却表现出一种深沉的静谧和孤独感。峡谷的宁静与波涛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自然的神秘与深邃。
接下来的“人言此峡如巴峡”,则将诗歌的意境推向更高的层次。巴峡因其壮丽的风光而闻名,诗人把真阳峡与之相提并论,显示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名胜古迹的向往。最后的“只欠三声随泪猿”更是点睛之笔,猿啼声与泪水相伴,带有一种隐含的悲伤和思念,暗示出自然之美并非无情,而是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色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杨万里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往事的追忆,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巴峡”最著名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跳波数百滩”想表达什么?
“随泪猿”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