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四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四》

时间: 2025-07-29 20:55:01

诗句

进馀薇露与流香,散落人间任品尝。

处处旗亭招客醉,大书不是赶春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0:55:01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四

作者: 马臻 〔元代〕


原文展示:

进馀薇露与流香,散落人间任品尝。
处处旗亭招客醉,大书不是赶春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的气息如同余韵,芬芳的气味飘散在人间,任人品尝。到处是旗亭招揽客人,大家喝醉了酒,肆意享受春日的欢乐,而不是急于赶赴春天的场合。


注释:

  • : 这里指的是带来,送来。
  • 馀薇: 指的是春天的余韵,春天的气息。
  • 流香: 指花香四溢,飘散在人间。
  • 旗亭: 古代招待客人的亭子。
  • 招客醉: 吸引过路客人喝酒,享受春日。
  • 大书: 大声宣告,强调。
  • 不是赶春场: 不急于参与春天的活动,形容随意享乐。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春场”可以理解为春天的集会或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春游盛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臻,元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情感丰富,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游历西湖之际,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间欢愉的向往。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的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春天的气息入手,展现了春日游玩的氛围。开篇“进馀薇露与流香”描绘的是春天的余韵与香气,仿佛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散落人间任品尝”,表达了春日的美好是共享的,人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快乐与芬芳。最后两句通过“处处旗亭招客醉”描绘了春游中热闹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春日欢聚一堂、畅饮欢笑的愉悦心情。诗的语调轻快,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悠闲、惬意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进馀薇露与流香”:描绘春天的气息和花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散落人间任品尝”:表达自然之美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人人共享的。
    • “处处旗亭招客醉”:描绘出春游的热闹场景,客人们在旗亭中尽情享受。
    • “大书不是赶春场”:强调诗人对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拒绝匆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美味相提并论。
    • 拟人:赋予春天的气息以人性,仿佛它在主动地与人分享。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与人们的欢愉,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人生态度,强调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春天: 象征生命、希望与欢乐。
  • 旗亭: 代表社交与人际交往的场所。
  • : 代表一种放松与享乐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进馀薇露与流香”的意思是什么? A. 带来春天的气息
    B. 带来冬天的寒冷
    C. 带来秋天的果实
    D. 带来夏天的热风

  2. “处处旗亭招客醉”中的“招客”指的是什么? A. 吸引客人
    B. 赶走客人
    C. 送客离开
    D. 让客人休息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强调生活的匆忙
    B. 享受生活的悠闲
    C. 追求名利
    D. 忧愁与失落

答案: 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马臻:李白的诗常常豪放奔放,而马臻的诗则更显细腻与温婉,二者在对春天的描写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春天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刘凝远丈病已欣然成诗并怀伯瑞仲文叔骥二 次韵斯远二十七日道中见怀二首 其一 晚书二首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书谒张袁州四首 寄林敏夫二首 其一 三月二日同明叔过从礼观牡丹 雨游青原山二首 其二 赠许季升五首 题钓雪图 尹丈少稷旧作借竹轩诗数首如雨重时惊入屋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酌和 中流砥柱 包含曦的词语有哪些 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茕茕无依 言行相顾 齲字旁的字 熔化热 长字旁的字 推雄 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按行自抑 桀贪骜诈 掘发 车字旁的字 礼至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