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柳枝词

《西湖柳枝词》

时间: 2025-05-04 00:52:12

诗句

薰风淡日暮春初,随地垂垂四五株。

软水柔山酥透骨,柳花飞不出西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12

原文展示:

西湖柳枝词
作者: 卢青山

薰风淡日暮春初,
随地垂垂四五株。
软水柔山酥透骨,
柳花飞不出西湖。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开始,温暖的风轻轻吹拂,夕阳下的西湖显得格外柔和,岸边垂柳轻轻摇曳,恰似四五枝柳树随意地洒落。湖水柔和,山峦温柔,仿佛能渗透人的骨髓,柳花在空中飞舞,却又无处可去,始终留在这美丽的西湖之中。

注释: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淡日:形容阳光柔和,不刺眼。
  • 暮春初:春季快要结束,夏季即将来临之际。
  • 随地垂垂:指柳树自然生长,随意垂落。
  • 软水柔山:形容西湖的水柔软,山峦秀美。
  • 酥透骨:形容春日的暖意如酥油般温暖,渗透到骨头里。
  • 柳花:柳树的花朵,象征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柳”自古便是春天的象征,在中国诗词中常常与柔情、温暖的意象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生于中国,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风格清新,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作者在西湖游览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与对西湖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西湖柳枝词》是卢青山对春天与西湖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中以“薰风淡日”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随意垂落的柳树,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用“软水柔山”进一步强调了西湖的温柔,展现出山水的和谐美。

“酥透骨”的表达尤为生动,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暖意已经深入骨髓,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份温暖中。最后一句“柳花飞不出西湖”,则传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柳花虽在飞舞,但终究还是留在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象征着对西湖的眷恋与留恋。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西湖的美丽,情景交融,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薰风淡日暮春初:春天的温暖风吹拂着,阳光柔和,正值春天的尾声。
  2. 随地垂垂四五株:岸边的柳树随意地垂下,生机盎然。
  3. 软水柔山酥透骨:西湖的水柔和,山峦秀美,春日的暖意深入骨髓。
  4. 柳花飞不出西湖:柳树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却依然留在西湖之中,象征着对这片土地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酥透骨”用来形容春天的温暖。
  • 拟人:柳树仿佛有生命般轻柔地垂下。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宁静、柔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和生命的复苏,柔美而富有情感。
  • 西湖: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象征着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 春天:新生、温暖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薰风淡日”中“薰风”指的是什么?
    A. 寒风
    B. 温暖的春风
    C. 暴风

  2. 诗中“柳花飞不出西湖”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西湖的留恋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柳花的赞美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温暖与自然之美
    B. 生活的烦恼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的描绘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晨曦的到来,而《西湖柳枝词》则更注重对西湖自然美的细腻描写。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作品集》
  • 《西湖游记》

相关查询

贺新郎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踏莎行 春日有感 瑞鹤仙(寿上饶倅洪莘之,时摄郡事,且将赴漕事)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读圆觉经 水调歌头(赋传岩叟悠然阁) 南乡子 其四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 酒泉子·无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熬清守谈 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苍蝇见血 无可比象 素光 口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黍字旁的字 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麾幢 焦头烂额 齒字旁的字 想象力 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尊的词语有哪些 木笺 理语 日升月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