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别舍弟宗一

《别舍弟宗一》

时间: 2025-04-25 05:35:55

诗句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35:55

原文展示:

别舍弟宗一
唐代: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写了花瓣凋零的景象,感到更加忧伤;在江边,眼泪双垂,抒发了离别的愁苦。作者身处异乡,离国已有六千里,经历了十二年的艰辛生活。桂岭的瘴气弥漫,云层如墨般浓重,洞庭湖的水在春天尽头时宽广如天。若想知道未来相思的梦,便是长在荆门郢树边的烟雾中。


注释:

字词注释:

  1. 零落:花瓣凋零、散落。
  2. 黯然:形容心情忧伤、暗淡。
  3. 双垂别泪:双眼流泪,形容离别的伤感。
  4. 去国:离开祖国。
  5. :指瘴气,潮湿且有害的空气。
  6.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7. 荆门郢:古地名,今湖北境内。

典故解析:

  1. 荆门:古代楚国的地名,诗中象征着故乡与思念。
  2. 桂岭:指桂林一带,寓意南国的风光与瘴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的时期,诗人因政治斗争而遭贬,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无奈和愤懑。


诗歌鉴赏:

《别舍弟宗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开篇以“零落残红倍黯然”引入,花瓣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暗示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双垂别泪越江边”通过生动的场景,增强了离别时的情感冲击,使人感同身受。诗人以“一身去国六千里”进一步强调自己与故乡的距离,表现出对故国的惆怅与渴望。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营造出了一幅惆怅的画面,反映了他心中的孤寂与无助。最后两句“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更是将思念的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对未来相思的无尽期待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柳宗元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零落残红倍黯然:花瓣的凋谢使得心情更加沉重。
  2. 双垂别泪越江边:在江边流下双眼的泪水,表达离别的痛苦。
  3. 一身去国六千里:自己身处异国,离家已有六千里。
  4. 万死投荒十二年:经历了长达十二年的艰苦生活,心中充满无奈。
  5. 桂岭瘴来云似墨:桂岭的瘴气厚重,云层如墨般浓厚,暗示环境的恶劣。
  6. 洞庭春尽水如天:春天已尽,洞庭湖的水广阔如天,展示自然的辽阔。
  7. 欲知此后相思梦:想了解未来的相思之梦。
  8. 长在荆门郢树烟:相思的梦境如同荆门郢树边的烟雾缭绕。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似墨”,形象地表达了气候的阴沉。
  • 对仗:整首诗有着很强的对称性和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花瓣、泪水、云、湖水等意象交织,渲染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苦楚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残红:象征着消逝的美好与失落的青春。
  2. 别泪:离别时流下的眼泪,象征着不舍与痛苦。
  3. 桂岭:与南方的气候相联系,象征着异乡的环境。
  4. 洞庭水:象征着故乡的自然风光,寄托着诗人的思念情感。
  5. 荆门郢树烟:象征着相思的缭绕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零落残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平静
    • D. 愤怒
  2. “一身去国六千里”中的“六千里”指的是什么?

    • A. 离家距离
    • B. 游历的长途
    • C. 生活的艰辛
    • D. 个人的追求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描写
    • B. 对离别与思乡的抒发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有对远方的眺望与思念,但更偏向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了踏上旅途的兴奋与对未来的憧憬,情感较为明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柳宗元诗文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过燕子矶 水调歌头·曾记武林日 水调歌头 癸巳中秋后一日渝州闻喜会馆雅集,主人以民乐助兴,适逢幻庐生日,步东坡韵为寿 水调歌头 闻黄鹤楼新建落成喜赋 水调歌头·九月二十六 水调歌头 登石宝寨 水调歌头·瑞溢飞猿峤 水调歌头 初九夜对月,清感缘景,以坡韵赋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龙摅 奉坐 工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白发婆娑 武经 包含叫的词语有哪些 尘蒙 鬲字旁的字 死不闭目 嚎啕大哭 宪访 包含擘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山寒水冷 弃如敝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