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35:55
别舍弟宗一
唐代: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写了花瓣凋零的景象,感到更加忧伤;在江边,眼泪双垂,抒发了离别的愁苦。作者身处异乡,离国已有六千里,经历了十二年的艰辛生活。桂岭的瘴气弥漫,云层如墨般浓重,洞庭湖的水在春天尽头时宽广如天。若想知道未来相思的梦,便是长在荆门郢树边的烟雾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的时期,诗人因政治斗争而遭贬,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无奈和愤懑。
《别舍弟宗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开篇以“零落残红倍黯然”引入,花瓣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暗示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双垂别泪越江边”通过生动的场景,增强了离别时的情感冲击,使人感同身受。诗人以“一身去国六千里”进一步强调自己与故乡的距离,表现出对故国的惆怅与渴望。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营造出了一幅惆怅的画面,反映了他心中的孤寂与无助。最后两句“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更是将思念的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对未来相思的无尽期待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柳宗元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苦楚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零落残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一身去国六千里”中的“六千里”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