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2:51
《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这座危险的桥连接着幽静的小路,蜿蜒穿过稀疏的树林。
竹子的笋子分开了苦竹的节,轻盈的竹子却怀有空灵的心。
俯视着涓涓的水流,仰耳倾听萧萧的吟唱。
在桥下,烟雾与阳光交错,山中的鸟儿发出嘲讽的鸣叫。
虽然这里并无通往要津的实用之处,但栖息在此却有着充足的阴凉。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主要以散文和诗歌闻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提倡自然与理性,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淡泊。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思考。
《苦竹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图景。诗的开头“危桥属幽径”,便引出了一种险峻与幽静并存的氛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缭绕穿疏林”则加强了孤独与隐逸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条曲折的小路上,周围是稀疏的树林,显得既神秘又安静。
诗中“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更是将视角与听觉巧妙结合,描绘了桥边流水的细腻和远处鸟鸣的清晰,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欣赏。最后两句“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则传达出一种对世俗功利的超脱和对自然阴凉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淡泊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柳宗元内心世界的真切流露,反映了他在贬谪生活中对于自我价值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轻筠抱虚心”),对比(如险与静),和象征(如竹子象征的谦逊与坚韧),这些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展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危桥属幽径”的意思是:
A. 桥很稳固
B. 桥连接着一条幽静的小路
C. 桥很宽
D. 桥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俯瞰涓涓流”中“涓涓”指的是:
A. 流速很快
B. 流动的水声
C. 细小而缓慢的水流
D. 水流的颜色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非常关注
B. 超然淡泊
C. 感到愤怒
D. 追求功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比较柳宗元的《苦竹桥》与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可以发现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柳宗元的诗更偏重于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而王维则注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二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