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45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作者:柳宗元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
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
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
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
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
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
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松树的赞美与感慨。松树在自然中自有其独特的存在,不需要外界的荣宠。它们在阳光下盛开着花朵,似乎迎接着美好。青松扎根于深涧之下,生长在我的庭院中,积雪让它的秀丽更加显现,寒花则让它显得更加葱翠。清风常常伴随我,我对这份静谧的生活很是向往。偶尔走出闭塞的阁楼,静静地欣赏这松树的美丽,仿佛它们是远山的人家。松树的坚毅与我旧日的情怀无异,但我的芳心又能与谁分享这份荣光呢?在喧嚣中我并不安宁,任凭万物繁华,我的心依旧不为所动。清新的韵律像是竽瑟的声响,和谐地在这风中回荡。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诗歌和哲学思想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写于柳宗元任职于永州期间。此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在偏远的地方,故诗中有着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松树的坚韧与高洁正好映射了他内心的品格与追求。
柳宗元的《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通过松树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松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松树自有其芳香与高洁,即便是经历风霜雨雪,依然坚韧不拔,显示出其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在诗的开篇,柳宗元以“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开宗明义,直指松树的内在价值与精神境界。接着,他通过描写松树在阳光下盛开的花朵,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出松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诗中提到的“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更是将松树的音韵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松树的坚贞与孤独正如诗人自己在逆境中保持的高洁气质,展现了柳宗元的精神追求。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
意思是:松树的芳香与腐朽都是自然的选择,它们不需要外在的荣华,反而显示出一种深奥的境界。
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
描述松树在阳光下盛开的花朵,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尽管最终会归于贫穷。
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
青松生长在深涧之底,栽种在我的庭院中,展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生机。
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
积雪的存在凸显了松树的秀丽,而寒花则让它更加生动与鲜亮。
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
对于这种高洁而幽静的情操,诗人心生向往,愿意保持这份清新之风。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
常常待在闭塞的阁楼中,偶尔走出,静静欣赏松树的美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远山的奇特姿态,仿佛是人家的生活景象,带来一种亲切的感觉。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
松树的坚韧色泽从未改变,诗人的芳心又能与谁分享这份荣耀呢?
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在喧闹与卑微中我并不安宁,任凭万物繁华,我的心依旧不为所动。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清新的韵律如同竽瑟的声响,在风中和谐地回荡。
整首诗通过松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柳宗元在逆境中坚持高洁品格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柳宗元的《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清韵动竽瑟”中的“竽瑟”意指什么?
诗中“芳心与谁荣”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