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7:43
吐谷浑盛彊,背西海以夸。
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
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
束刃踰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
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
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
行者靡不归,亲戚劝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吐谷浑国势强盛,背靠西海而自夸。
年年侵扰我边疆,隐藏于险地而远离。
皇帝命令神武的军队,前去征讨以安靖国家。
旗帜猎猎,杂有熊虎、龙蛇等图腾。
王师有千万之众,衔枚静默而无喧哗。
束刃越过山岭,展开翅膀纵横沙漠。
一举便割除腥膻之物,尸骸堆积如麻。
消灭邪恶务必从根本入手,更何况留有萌芽?
浩浩西海的水,威命延伸至天涯。
将俘获的敌人带回王都,犒赏士兵享乐而无忧。
登高眺望归来的队伍,田野如同春天的花。
行军者无不归来,亲友劝说要好好遮掩。
凯旋归来献祭于清庙,万国思念无邪。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韩愈并称“韩柳”。他在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均有建树,是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乐府杂曲 其十 吐谷浑》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国家需要稳定边疆,消除外敌的威胁。诗中描绘了征讨吐谷浑的壮丽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和对军队的赞美。
《乐府杂曲 其十 吐谷浑》以其雄壮的气势和清晰的叙事结构,展现了唐代强盛的军队和对外征伐的决心。诗的开篇以“吐谷浑盛彊”引入,直接指出了敌国的强大,接着以“岁侵扰我疆”表明了其对边疆安宁的威胁。这种直接的对比,展示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通过对“神武师”的描写,展现了唐军的强大和义无反顾的决心。特别是“烈烈旆其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壮观与气势,表现出军队的士气和气魄。紧接着,军队的行动被形象地刻画,士兵们在默默无声中向敌人进军,展现出一种纪律严明的军事风貌。
随着诗的推进,战争的残酷也逐渐显现,“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直观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损失的深刻思考。然而,作者并不止步于此,而是提出“除恶务本根”,强调消灭邪恶需要从根本做起,这不仅是对敌人的警告,也是一种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最后,诗的结尾表达了胜利归来的喜悦和对和平未来的期待,使整首诗在悲壮中流露出一丝希望和乐观,深刻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吐谷浑盛彊,背西海以夸。
吐谷浑国强大,背靠西海而自夸。
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每年侵扰我边疆,退去藏匿于遥远的险地。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
帝王命令神武的军队,前往征讨以安定国家。
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军队的旗帜猎猎作响,图腾中有熊虎与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
王师有千千万万的人,衔着木牌默默无声。
束刃踰山徼,张翼纵漠沙。
收起兵器越过山岭,展开翅膀纵横沙漠。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
一次行动便割除腥膻之物,尸体堆积如麻。
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消灭邪恶务必从根本入手,何况能留下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
澎湃的西海水,威命延伸至天涯。
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将俘获的敌人带回王都,犒赏士兵,享乐而无忧。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
登高远望回来的队伍,田野如春天的花。
行者靡不归,亲戚劝要遮。
行军者无不归来,亲朋好友劝说要遮掩。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凯旋归来献祭于清庙,万国思念无邪。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赞美了强大的军队和征讨外敌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对未来和平的期待,体现了士人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
吐谷浑国在诗中被描述为如何?
诗中提到的“神武师”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柳宗元的《吐谷浑》更侧重于对外征伐的描写,而杜甫则关注内忧外患下的国破家亡。两者皆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希望,但侧重点不同,反映了诗人各自的情感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