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文明主簿叔见寄之韵二首 其一

《和文明主簿叔见寄之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4:37:55

诗句

古声弹九寡,妙学足三多。

十载才重见,百年当几何。

入州非不肯,出伏即相过。

安得看云语,金盆仄白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7:55

原文展示:

古声弹九寡,妙学足三多。
十载才重见,百年当几何。
入州非不肯,出伏即相过。
安得看云语,金盆仄白河。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声音弹奏着九个音符,精妙的学问却有三倍的丰富。十年后才得以重聚,百年又能相见几何?我并非不愿意进入这个州,出发时却常常相遇。怎么才能像云彩那样自由地说话,像金盆那样倾斜着流向白河呢?

注释:

  • 古声:指古老的声音或音乐,可能是古琴等乐器的声音。
  • 九寡:九个音符,古代音乐中常用的音阶。
  • 妙学:精妙的学问或知识。
  • 十载:十年,表示时间的流逝。
  • 入州:进入某个地区或州,指作者的旅程。
  • 出伏:出发时的伏笔,意指出门时的准备或机缘。
  • 看云语:指与云彩对话,表达一种自由和洒脱的心境。
  • 金盆:象征富贵的器物,可能暗指美好的生活或愿望。
  • 仄白河:形容一种倾斜的状态,流向白河的意象,暗示生活的曲折与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学者,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受唐人影响,他的作品往往以生活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游历和对友人的思念有关。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漫长的岁月中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作可能是在某次重聚后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和文明主簿叔见寄之韵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岁月的思考。开篇的“古声弹九寡,妙学足三多”,将古典音乐与深厚的学问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接着,诗人对时间的感悟“十载才重见,百年当几何”,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与友人相聚的时光。

诗中提及“入州非不肯,出伏即相过”,表现出一种对旅途和际遇的接受和理解,暗示人生旅程中的相遇与离别都是命运的安排。最后一句“安得看云语,金盆仄白河”,则通过对云和河的比喻,表达了渴望自由和洒脱的心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哲学思考,也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声弹九寡:古老的乐声中弹奏着九个音符,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追怀。
  2. 妙学足三多:精妙的学问丰富多彩,强调知识的积累与深度。
  3. 十载才重见:经过十年的时间才再次相见,突出时光的珍贵。
  4. 百年当几何:感叹百年之后的相聚又有多少,反映对未来的惶惶不可终日。
  5. 入州非不肯:表明进入这个地区并非有意拒绝,而是命运使然。
  6. 出伏即相过:出行时恰好遇见,暗示生活中的偶然性。
  7. 安得看云语:渴望像云一样自由,表达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8. 金盆仄白河:象征着生活中的波折与流动,流向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自由,金盆比作生活的富足,形象生动。
  • 对仗:首句与次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表达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时间、友情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人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把握人生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声:象征传统与经典,代表文化的传承。
  • 九寡:音乐的意象,反映艺术的魅力。
  • :象征自由与洒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金盆:象征富裕与美好,反映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 白河: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声”指的是什么? a) 现代音乐
    b) 古老的音乐
    c) 自然的声音

  2. “十载才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光的珍惜
    b) 对友人的冷漠
    c) 对未来的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云”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自由
    c) 财富

答案:

  1. b) 古老的音乐
  2. a) 对时光的珍惜
  3. b) 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诗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但杨万里的作品在语言上更为清新自然,而陶渊明的诗则更显淡泊宁静。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郢城怀古 咏蝉 秋晚登古城 渡汉江 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 赴帅生梦作 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 送艾太仆六十韵 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 其二 广陵偶题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吏习 工字旁的字 脱囊 画工 悬鼓待椎 豸字旁的字 遭事制宜 祸结兵连 西字头的字 飞沈 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晏的成语 一成一旅 妇开头的成语 片字旁的字 行同狗彘 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刳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