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旱後喜雨四首

《旱後喜雨四首》

时间: 2025-07-27 14:11:47

诗句

密洒蔬飘尽自由,通宵到膮未须休。

平生愁听芭蕉雨,何事今来听不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11:47

原文展示

旱後喜雨四首
作者:杨万里

密洒蔬飘尽自由,
通宵到膮未须休。
平生愁听芭蕉雨,
何事今来听不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喜悦之情。细密的雨水洒在蔬菜上,仿佛让它们得到了自由;夜里下了整整一夜的雨,毫无停歇的意思。作者一生中常常忧愁地听着芭蕉叶上的雨声,但今天却不再愁苦,心中充满了欢喜。

注释

  1. 密洒:细密地洒落。
  2. 蔬飘尽:蔬菜在雨中自由地摇摆,尽情舒展。
  3. :这里指水泉,通宵到膮,意指雨水下得很大,流入水泉。
  4. 芭蕉雨:芭蕉树叶在雨中发出的声音,通常带有忧郁的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旱季,农民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作者在经历了干旱之后,看到雨水的到来,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旱後喜雨四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人们内心的感受。诗中“密洒蔬飘尽自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洒落后,蔬菜摇曳生姿的情景,充分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接着,“通宵到膮未须休”则强调了雨水的丰沛,给人一种无尽的畅快之感,仿佛整个大地都在欢呼。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平生愁听芭蕉雨”中的“愁”字,暗示了作者过去对雨的忧愁,可能是因为雨水带来的阴郁或对生活的压力。然而,“何事今来听不愁”则表现出一种心境的转变,经历干旱后,雨水的来临让他领悟到生活的乐趣,忘却了往日的烦恼。这种情感的对比,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内心变化,也反映了自然对人心情的影响。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描写了自然的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乐观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洒蔬飘尽自由:细雨如丝,洒落在蔬菜上,使它们尽情摇曳,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活力。
  2. 通宵到膮未须休:雨水整夜不断,流入泉水,表现出雨水的丰沛与滋润的力量。
  3. 平生愁听芭蕉雨:作者以往听雨时常感到忧愁,暗示雨带来的不仅是滋润,还有生活的沉重。
  4. 何事今来听不愁:如今听雨却不再愁苦,体现出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蔬菜的摇摆比作自由,让人感受到生机。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从忧愁到喜悦的情感转变,体现出自然与人心之间的深刻联系,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自然,生机盎然。
  • :象征希望与滋润,带来生命的力量。
  • 芭蕉:常常与雨声相伴,象征过往的忧愁和情感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芭蕉雨”给作者带来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2. “密洒蔬飘尽自由”中的“自由”指的是: A. 蔬菜的状态
    B. 雨水的状态
    C. 作者的心情

  3. 诗中“通宵到膮未须休”表达了什么? A. 雨水的丰沛
    B. 干旱的结束
    C. 夜晚的宁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旱後喜雨四首》和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联系,但杨万里的诗更显轻快与欢愉,而杜甫则在困境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感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 夜雨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六 岁暮 晨入省中偶书 五鼓自簇桥入府 村居 醉中作 冬日斋中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妙处不传 悬肘 酉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包含庵的词语有哪些 驱祓 箩篼 攀藤揽葛 蔽伤之忧 华颠老子 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收因种果 章往考来 包含含的词语有哪些 顺水放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