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时间: 2025-05-02 11:09:36

诗句

葛陂里神龙蜕形,丹山中彩凤栖庭。

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

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春情  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

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

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

  红灼灼花明翠牖。

翠丝丝柳拂青楼。

锦谷春,银瓶酒,玉天仙燕体莺喉。

不向樽前醉后休,枉笑煞花间四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9:36

原文展示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葛陂里神龙蜕形,丹山中彩凤栖庭。
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
老仙翁笔底春生。
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春情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
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
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
红灼灼花明翠牖。
翠丝丝柳拂青楼。
锦谷春,银瓶酒,
玉天仙燕体莺喉。
不向樽前醉后休,
枉笑煞花间四友。

白话文翻译

在葛陂,神龙蜕变而出;在丹山,彩凤栖息于庭院。
微风吹来粉箨的香气,细雨冲刷着凉冷的苍苔,
老仙翁的笔下春意盎然。
明月下,栏杆旁,酒意微醒,映照着潇湘的青翠影子。
春情自从才情之间宽广,何时才能盼望成全。
今天忽然见他在门前经过,想叫他却怕被人看见。
我在这里高歌当年的水调歌,想让他知道这是我的声音。
鲜红的花在窗前明亮,
细细的柳丝轻拂青楼。
锦谷的春天,银瓶的美酒,
如同天仙燕子般的莺声。
不在酒樽前醉后停息,
白白笑煞了花间的四位朋友。

注释

  • 葛陂:地名,指葛陂山,传说中有神龙出没的地方。
  • 神龙蜕形:指神龙化形,象征变化和生命的重生。
  • 丹山:指丹山,常与彩凤相连,象征美好和吉祥。
  • 粉箨:即竹子嫩笋的外皮,清香袭人。
  • 苍苔:生于阴湿处的苔藓,象征宁静和冷清。
  • 老仙翁:指道教的仙人,象征智慧与长寿。
  • 潇湘:指潇水与湘江,代表南方的美丽风景。
  • 锦谷:锦绣的谷地,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丰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再思,元代著名词人,出身于江南,工于各种曲调,特别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词风清新洒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内心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词作。徐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春意和清新的气息。开篇以“葛陂里神龙蜕形,丹山中彩凤栖庭”引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又暗含了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展现了春雨润泽大地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氛。而“老仙翁笔底春生”则引入了人文元素,暗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中,月光下的美酒与潇湘的青翠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醉人的美感。此时,春情涌动,诗人对理想伴侣的渴望愈发强烈。词中出现的“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羞涩与期待。

最后,诗人以“红灼灼花明翠牖,翠丝丝柳拂青楼”结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不向樽前醉后休,枉笑煞花间四友”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自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深入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葛陂里神龙蜕形:描述神秘的自然现象,表达灵动与变化。
  • 丹山中彩凤栖庭:彩凤在丹山栖息,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风吹粉箨香:自然的气息清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雨洗苍苔冷:细雨洗净了苔藓,增添了清冷的感觉。
  • 老仙翁笔底春生:仙人的笔下恰似春天的生命力,象征创作与灵感。
  • 明月阑干酒半醒:月光照在栏杆上,微醉的状态更添情趣。
  • 对一片儿潇湘翠影:映照着潇湘的青翠,形成美丽的画面。
  • 春情一自多才间阔:春情在才情中显得宽广而深厚。
  • 几时盼得成合:对爱情的期盼与渴望。
  • 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偶然见到心仪之人,内心激动。
  • 待唤着怕人瞧科:想呼唤却又害怕被他人看到,体现羞涩。
  • 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高歌水调歌,表达对过去美好的追忆。
  • 要识得声音是我:希望对方能听到并认出自己的声音。
  • 红灼灼花明翠牖:鲜艳的花朵在窗前绽放,营造出春意盎然的美景。
  • 翠丝丝柳拂青楼:柳丝轻拂青楼,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锦谷春,银瓶酒:春天的锦谷与美酒,象征丰收与欢乐。
  • 玉天仙燕体莺喉:比喻美妙的声音,形容歌声如天仙般动听。
  • 不向樽前醉后休:不愿在酒樽前沉醉,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 枉笑煞花间四友:对朋友们的嘲讽,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天仙燕体莺喉”,通过比喻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如“老仙翁笔底春生”,赋予了仙人以生动的形象。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龙:象征变化与重生,代表自然的神秘力量。
  • 彩凤:代表美好与吉祥,象征理想的伴侣。
  • 粉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清新。
  • 苍苔:象征宁静与冷清,反映内心的思考。
  • 明月:象征柔和的光芒与思念,反映内心情感。
  • 潇湘:代表南方的美丽,传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徐再思
    c. 杜甫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丹山中彩凤栖庭”意指什么?
    a. 彩凤在美丽的山中栖息
    b. 彩凤飞向天空
    c. 彩凤在水中游
    d. 彩凤在树林中

  3. “老仙翁笔底春生”中的“老仙翁”指的是哪种人?
    a. 年轻人
    b. 仙人
    c. 普通人
    d. 武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徐再思与李清照的作品均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徐再思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困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封书 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寺院新竹 忆杨十二 石榴花 赠乐天 鄂州寓馆严涧宅(时涧不在) 嘉陵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藏龙卧虎 头痛 頁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眼花雀乱 半济而击 国家机关 映对 土中 貝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洞见其奸 包含步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失败为成功之母 包含液的成语 坐以待亡 包含姜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