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6:45
原文展示:
太宁庭柏 张耒 〔宋代〕 微风起清籁,烈日交翠阴。 荫兹金仙居,楼殿郁沉沉。 永日燕雀下,有时钟梵音。 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
白话文翻译: 微风轻拂,发出清脆的声响,烈日下翠绿的树荫交织。 在这金仙的居所下,楼殿显得深沉而郁郁。 整日里燕雀在下方飞舞,偶尔传来钟声和梵音。 谁能领悟这其中的道理,来到这里与无心相契合。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太宁寺或其他佛教场所的体验中,表达了对佛教哲学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访问太宁寺或其他佛教场所时所作,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佛教哲学的向往和对超脱心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宁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深沉。微风、烈日、翠阴、楼殿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金仙居”、“钟梵音”等词语,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向往。最后两句“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心境的渴望,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达到一种无心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佛教哲学的向往和对超脱心境的追求。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深沉、超脱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达到一种无心的境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金仙居”指的是什么? A. 佛教中的高僧或神仙的居所 B. 道教中的神仙的居所 C. 儒家学者的居所 D. 普通人的居所 答案:A
诗中的“契无心”表达了什么? A. 与有心相契合 B. 与无心相契合 C. 与自然相契合 D. 与社会相契合 答案:B
诗中的“清籁”指的是什么? A. 清脆的声音 B. 清脆的鸟鸣 C. 清脆的水声 D. 清脆的风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