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11
剥皮刺血诚何苦,
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干终七轴,
后来求法更无君。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为了书写《法华经》,忍受剥皮刺血的痛苦,真是何其艰难。他想要把灵山九会的经典文字写下来,但十个手指都沥干了血,最终却只完成了七卷。而在此之后,他却再也找不到可以求法的君主了。
《法华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义与思想,影响深远。灵山九会则是《法华经》中描述的佛陀所讲法的场景,象征着高深的佛理和教义。
这首诗以剥皮刺血为引子,深刻描绘了为了书写《法华经》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开头的“剥皮刺血诚何苦”直入主题,生动地展示了写作途中所经历的痛苦与执着。接着作者提到“欲写灵山九会文”,不仅表明了其写作的目的,也隐含着对佛教教义的崇拜与追求。
“十指沥干终七轴”则表现了他在写作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与坚持。然而,尽管倾尽全力,最终却只完成了七卷书籍,显示出对目标的无奈与遗憾。最后一句“后来求法更无君”更是发人深思,表达了在苦苦追寻之后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体现了齐己对佛教经典的虔诚和追求,同时又蕴含着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既有对理想的执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在于探索追求理想的艰难与孤独,反映了对真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山”指的是什么?
诗中“十指沥干终七轴”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