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中答人

《山中答人》

时间: 2025-05-06 18:51:19

诗句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

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

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19

原文展示

山中答人
——齐己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
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
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说:“有人问我为何写诗,我却从未为此苦苦吟咏。忽然之间,我有了写诗的情趣,但转眼又失去了这种心情。夏天的时候,我常常往山中走,而在霜天的晚上,我独自去寺庙寻访。老朋友怜惜我的拙劣与朴素,时常把我的诗寄到这空旷的林子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谩:随意、漫不经心。
  • 何曾:从来没有。
  • 著:写,著作。
  • 忽来:突然之间。
  • 还有意:还有写诗的兴趣。
  • 已过:已经过去。
  • 无心:没有心思。
  • 夏月:夏天。
  • 山长往:常常去山中。
  • 霜天:天气已凉,霜降的日子。
  • 寺独寻:独自去寺庙寻访。
  • 故人:老朋友。
  • 怜:怜惜。
  • 拙朴:拙劣而朴素。
  • 时复:时常。
  • 寄:寄托、寄送。
  • 空林:空旷的树林。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诗人的闲适生活与友人的关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仁安,唐代诗人,生于福建,后世称为“山中人”,因其多游历于山中,作品多描写山水自然。齐己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齐己隐居山中时期,创作时,诗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反映出他对诗歌的淡薄态度以及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诗中透出一股自然清新的气息。

诗歌鉴赏

《山中答人》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简练的语句,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随意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在首句“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中,诗人以“谩道”开头,表明自己对诗名的随意,展示出一种轻松的自我否定。接着,诗人提到“忽来还有意”,暗示着创作灵感的随性而至,但“已过即无心”又表现出他对灵感的无奈与放弃。这种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洒脱。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写道“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展现出诗人夏天常游山、冬天独访寺庙的生活场景,给人以清幽之感。而“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则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温情,表现出对朴素友谊的珍惜与感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既有山水的清幽,又有人情的温暖,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闲适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

    • 诗人用“谩道”说明自己并不在意诗的名声,也没有为创作诗歌而苦苦思索。
  2. 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 写作的灵感偶然出现,但很快又消失,表现出创作的随意与短暂。
  3.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

    • 描述诗人在夏天常常去山中游玩,而在寒冷的霜天则独自寻访寺庙,展现出一种独处的闲适。
  4. 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 朋友对诗人的拙劣与朴素表示怜惜,时常寄来诗作,体现出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排比:表现诗人生活状态的句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隐喻:通过“空林”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诗歌创作的反思与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友谊的重视,展现了一种恬淡与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诗人追求的清新生活。
  • :代表着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地方。
  • 空林:象征着孤独与宁静的环境,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是什么?

    • A. 苦苦追求
    • B. 随意而为
    • C. 认真严肃
    • D. 无所谓
  2.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中,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 A. 夏天去山中
    • B. 冬天去寺庙
    • C. 朋友来访
    • D. 以上都是
  3. 诗中提到的“故人”代表了什么?

    • A. 朋友的怜惜
    • B. 诗人的竞争对手
    • C. 不认识的人
    • D. 亲戚

答案:

  1. B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齐己的《山中答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齐己更强调与友人的情谊,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孤寂与内心的宁静。二者的风格虽相似,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齐己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宫词 原上新居十三首 其九 行见月 长安县后庭看画 林居 思远人 野菊 寄灵澈上人 题陆敦礼山居伏牛潭 听简上人吹芦管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龟手药 柳腰莲脸 神安气集 石流 赤字旁的字 WSK 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枕的成语 应接不遑 辵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锻炼之吏 红丝暗系 包含害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鹅梨旋风髻 街溜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