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1:55
惜余春慢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傅粉临妆,凝脂扶醉,上巳初晴时序。
嫣然欲笑,澹不胜情,如对玉人三五。
曾记愔愔画廊,把酒看伊,燕憎莺妒。
怕匆匆开落,传神摹艳,要春留住。
谁信道愁入芙蓉,芒生荆棘,一霎催花风雨。
楼台泡影,翰墨沧桑,忍忆那回尊俎。
不是天台梦游,自出山来,恁时归去。
问仙源鸡犬,总难忘却,画图重补。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女子,化妆时显得娇媚醉人,正值上巳节初晴。她微微一笑,满怀情感,宛如三五佳人。曾经记得在画廊中,与她畅饮,燕子和黄莺都因她而嫉妒。害怕春花匆匆凋零,想用生动的描摹来留住春天。谁能相信愁苦会如芙蓉般绽放,荆棘中也会生出繁花,一瞬间的风雨便催促花开。楼台的倒影,书写的沧桑,忍不住回忆那次的欢聚。并不是天台的梦游,而是真实的归来。问仙源的鸡犬,也总难以忘怀,想要重新补画那幅图。
作者介绍:黄燮清(1680-1754),字子华,号清华,晚号乐天,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情感结合,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处于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美景与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惜余春慢》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女子的美丽。开篇的“傅粉临妆,凝脂扶醉”,塑造了一个娇媚的女子形象,春日的明媚与女子的柔美相得益彰。接着,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情感细腻动人。诗中“嫣然欲笑,澹不胜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尤其是“怕匆匆开落”,更是对春天短暂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如“楼台泡影”、“芙蓉”、“燕憎莺妒”,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透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结尾的“问仙源鸡犬,总难忘却,画图重补”,显示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以及对往日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春天常被视为生机勃勃的象征,而女子的美丽则是春天的具象化,诗中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上巳节”是指哪个季节?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嫣然欲笑”中的“嫣然”形容的是?
A. 美丽的容颜
B. 喜悦的笑容
C. 悲伤的神情
D. 忧愁的眼神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珍惜与惋惜
C. 无所谓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