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风 其十九

《古风 其十九》

时间: 2025-05-03 23:50:22

诗句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22

原文展示: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白话文翻译:

在西岳的莲花山上,远远地看见了明星。
轻盈的手握着芙蓉,虚幻的步伐轻轻走在太清之上。
霓裳轻拂着长长的带子,飘舞着飞向天空。
邀我一起登上云台,向卫叔卿高高致意。
恍惚中与他们一起离去,驾着鸿雁飞向紫色的冥界。
俯瞰洛阳的河川,望见茫茫的胡人兵马在奔走。
血流满地染红了野草,豺狼们尽披上了华丽的冠缨。

注释:

  • 莲花山:即西岳华山,因山中有莲花而得名。
  • 明星:指天空中的星星,象征着遥远的目标或理想。
  • 素手:形容手洁白柔美,常用来描绘美女。
  • 芙蓉:指荷花,象征清丽脱俗。
  • 虚步:轻盈的步伐,形容行走的轻巧。
  • 霓裳:华美的衣裳,常与仙女形象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其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古风 其十九》写于李白游历过程中,表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反映了李白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的矛盾心理。

诗歌鉴赏:

本诗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及西岳莲花山,立即将读者引入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作者通过描绘素手握芙蓉,虚步蹑太清,构建了一个充满灵动与轻盈的意象,展现了他那种超脱于尘世的洒脱与自由。霓裳曳广带的形象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似乎在描绘一位仙女的飘然出尘,更为诗篇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在诗的后半部分,李白的视角突然转向现实,俯视洛阳川,目睹战乱之中的胡兵,流血涂野草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李白内心的冲突与痛苦,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中“豺狼尽冠缨”的描写,生动而直观地传达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悲哀,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宽广胸怀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催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在遥远的西岳莲花山上,远远看到明星,暗示追寻理想的渴望。
  2.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以清丽的手握着芙蓉,轻盈的步伐走在太清之上,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3.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华丽的衣裳轻轻飘动,仿佛在升空飞行,表现出诗人理想生活的幻想。
  4.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邀请我一同登上云台,向卫叔卿致意,体现出对友人的尊重和向往。
  5.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恍惚中和他们一起离去,驾着鸿雁飞向紫色的冥界,暗示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6.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俯瞰洛阳的河川,看到茫茫的胡兵奔走,体现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7.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血流满地染红了野草,豺狼们尽披华丽的冠缨,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如“霓裳曳广带”暗示着诗人的理想生活。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邀我登云台”暗示友好的邀请。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生活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李白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山:象征纯洁与高尚,代表理想的栖息地。
  • 素手、芙蓉:象征美与清丽,体现出诗人的理想女性形象。
  • 霓裳、云台:象征着理想与升华,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洛阳川、胡兵:象征现实中的战争与苦难,反映出社会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岳莲花山”是指哪个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嵩山
    • D) 衡山
  2. 填空题:诗中“流血涂野草,豺狼尽___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画面一开始是美好的,后来转向惨烈的现实。(对/错)

答案:

  1. B) 华山
  2. 冠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古风 其十九》杜甫《春望》:两者同样反映了战乱对社会的影响,李白以浪漫的视角描绘理想,而杜甫则以忧国忧民的情怀直面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和史显甫左丞韵略顾平日所长兼道比年区区之怀老疾互攻苦无佳思祈相望一笑 木兰花慢 题亳州武津关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八 木兰花慢 重九日作 木兰花慢 虎洞 木兰花慢 寿抑齐 木兰花慢 惜花 木兰花 沪上岁阑呈沈尹默丈 木兰花令 其三 己亥中秋京邸怀旧 木兰花 红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木下惠介 生死永别 宝盖头的字 冥昭瞢闇 仰攻 烟窗 丢人现眼 見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嫣然而笑 方结尾的成语 画虎类狗 八字旁的字 包含疳的词语有哪些 颠毛种种 轻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