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48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翦翦疏花,托根宛在长松底。
蔓柯相倚。便有凌霄志。
丹凤忽来,小队迎秋起。
留无计。待公归侍。
重与分红翠。
这首词描绘了疏落的花瓣,似乎是根系依然扎根在高大的松树下。藤蔓相互依偎,仿佛有着凌霄的志向。突然间,丹凤飞来,小队伍在秋天的到来中翩翩起舞。却无计可施,只能等待君主归来,再次分享那红色的翠绿。
“丹凤”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美丽与高贵,它的出现往往引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凌霄”则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高远志向,代表着一种追求理想与成功的精神。
李弥逊,宋代词人,生平较少记载。其词风清丽而意境深远,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内心情感。
这首词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写成,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反映密切相关。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情味的词作。开篇以“翦翦疏花”描绘了淡雅的花卉,带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疏花”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作者心境的反映。接着,词中提到的“蔓柯相倚”,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依,表现出一种柔美的情感。
词中的“丹凤忽来”则突显了生活中的突发之美与惊喜,它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作者在期待中表现出一种热切的渴望,但“留无计”则表明了对未来的无奈与不确定性。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情感的波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对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翦翦疏花”中的“疏”是什么意思?
A. 稠密
B. 稀疏
C. 华丽
D. 枯萎
诗中“留无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无奈
C. 欢快
D. 忧伤
“丹凤忽来”中的“丹凤”象征什么?
A. 失败
B. 美好与希望
C. 平凡
D. 忧愁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描绘了相思与思念的情感,类似于李弥逊对友人的期待与依恋。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生活的感慨,但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