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36
《昆明池(次韵尚书兄春晚)》
作者:李弥逊 〔宋代〕
帐锦笼庭,囊香飘榭,过了芳时强半。
觅残红蜂须趁日,占新绿莺喉咤暖。
数花期望得春来,春去也把酒南山谁伴。
更帘幕垂垂,恼人飞絮,乱落一轩风晚。
手拍狂歌挥醉碗。笑浪走江头,几逢归燕。
忆黄华曾吹纱帽,讶彩楼催攽纨扇。
功名事于我如云,谩赢得星星,满簪霜换。
向棠棣华间,鶺鴒原上,莫厌尊罍频来见。
在华丽的帐篷下,香气在楼阁间飘散,芳华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半。
我寻找残花,趁着阳光,期待新绿的莺鸟在温暖中啼叫。
数着花期盼着春天的到来,春天过去了,南山的酒还有谁来陪伴?
更何况帘幕垂下,恼人的飞絮,纷纷飘落在风晚的庭院里。
我拍手狂歌,挥舞着醉酒的碗,笑看江头的浪花,几次迎来归燕。
回忆当年黄华在纱帽上吹笛,惊讶于彩楼催促着我拿出扇子。
功名对我而言如浮云,徒然赢得星星,满簪霜花的换取。
在棠棣花间,鶺鴒原上,别厌烦频频来赴酒宴。
李弥逊,字子华,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尤其擅长描绘春景和山水,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淡泊。
《昆明池》创作于春晚时节,李弥逊与友人一同游玩,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流逝,因此写下此诗。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李弥逊对功名的淡然态度。
《昆明池》是一首典型的春日游吟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开篇用“帐锦笼庭”描绘出一种华丽而温馨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春天的残景,表现出春日即将逝去的惆怅和对花期的期待。诗中多次提到饮酒与友伴,这不仅是对春景的享受,更是对友情的渴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自然景色的描写,逐渐转向内心的感慨,尤其是对功名的淡泊,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尤其是对春天的描绘,生动而富有韵味,令人感受到春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李弥逊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惆怅与欢愉,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的淡泊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诗中提到的“帐锦笼庭”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贫穷落魄
B. 华丽温馨
C. 自然宁静
D. 复杂喧嚣
诗中“功名事于我如云”的意思是?
A. 功名很重要
B. 功名如浮云般虚幻
C. 功名来之不易
D. 功名永恒不变
诗中的“更帘幕垂垂”意在表达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美好的回忆
C. 孤独的感受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1-B,2-B,3-A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李弥逊的《昆明池》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渴望,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酒的豪情。两者都表达出对生活的热情,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为《昆明池》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