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1:10
《虞美人(咏古)》
作者:李弥逊 〔宋代〕
上阳迟日千门锁。花外流莺过。
一番春去又经秋。惟有深宫明月照人愁。
暗中白发随芳草。却恨容颜好。
更无魂梦到昭阳。肠断一双飞燕在雕梁。
在阳光迟暮的时候,千扇门紧锁,
花外的黄莺飞过。春天又过去了一轮,秋天又来临,
只有深宫里的明月照耀着人们的愁苦。
暗中白发伴随着芳草生长,恨只恨这容颜依旧。
更无梦魂能够回到昭阳,
心如刀绞,一双飞燕在雕梁上悲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弥逊对古代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深宫生活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的追忆。
《虞美人(咏古)》是一首充满浓厚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古诗。全诗以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美好的怀念。开头两句“上阳迟日千门锁,花外流莺过”即以描绘春日的迟暮和花外流莺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转向内心的愁苦,“惟有深宫明月照人愁”,这种孤独的情感在深宫的明月照耀下显得愈发浓重。诗人将自身的白发和芳草相提并论,暗喻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易逝,使人倍感惋惜。
最后两句“更无魂梦到昭阳,肠断一双飞燕在雕梁”则是情感的高潮,昭阳殿的美好回忆与飞燕的悲鸣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失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青春的怀念以及深宫孤独的抑郁情绪,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往昔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千门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孤独
C. 自由
“肠断一双飞燕”中,飞燕象征着什么?
A. 家庭
B. 爱情与失去
C. 事业
诗中提到的“深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抑郁
C. 成就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风格上虽有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细腻柔和,而李弥逊的诗则更显沉重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