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7:25
作者: 朱熹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少年时期容易变老,但学业却难以完成,一寸光阴是不能轻视的。未曾觉察池塘里春草的梦境,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已发出秋天的声音。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春草梦”和“秋声”可看作是对时间变化的隐喻,展示了生命的易逝与学业的艰辛。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真知。他的诗风严谨、清新,常常融入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普遍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时间的紧迫性。此诗旨在劝诫年轻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朱熹的《劝学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传达了对学习和时间的珍视。开篇以“少年易老学难成”引入,直接道出人生的无常与学习的艰难,提醒年轻人应当早做准备,不可懈怠。接着一句“一寸光阴不可轻”,更是强调了时间的宝贵,警示人们要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后两句“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春草象征着青春的活力,而秋声则暗示着衰老与时光的无情。朱熹通过这种时间的对照,进一步加深了主题,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学习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人产生深思。它不仅是对年轻人的劝勉,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启示:在有限的生命中,唯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不负光阴,成就自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时间的珍贵和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年轻人珍惜青春,努力学习,成就未来。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少年易老”,主要强调什么?
“一寸光阴不可轻”意在提醒人们什么?
诗中提到的“春草”和“秋声”分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