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4:59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
杜荀鹤 〔唐代〕
日午离筵到夕阳,
明朝秦地与吴乡。
同年多是长安客,
不信行人欲断肠。
在离别的宴会上,太阳已经升到中天,等到夕阳西下,我就要告别了。明天我将去往秦地,而你们则去往吴乡。我们这一年同样是长安的客人,难以相信行人心中会如此伤感,仿佛要断肠一般。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长安客”指代的是离开长安的游子,反映出唐代士人的游子心态和离别情感,常见于古诗中。
作者介绍:杜荀鹤,字季明,号白石,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游子心情,被誉为“诗中无物”的代表。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关试后,诗人面临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即将踏上新旅途的惆怅。诗中所描绘的离别场景,是古代士人应试后常见的情形,反映出社会对考试和仕途的重视。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通过简单的描写,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离别宴席的场景,日午时分,宴会正酣,然而夕阳的出现暗示着离别的来临,这种时空的转换使得离别显得更加沉重。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用“同年多是长安客”来强调大家都是在长安生活的朋友,而离别的痛楚因为彼此的情谊而更加深刻。
整首诗的情感由浅入深,先是宴席的欢愉,再到对明日的惆怅,最后以“欲断肠”作为结尾,情感达到高潮。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反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荀鹤细腻而真挚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离别的伤感与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写离别的宴席,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未来不确定性的惆怅,展现出士人心中的孤独与忧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地”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陕西
C. 四川
D. 河南
“欲断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爱情
B. 离别
C. 战争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杜荀鹤的《关试后筵上别同人》,两首诗都是表现离别之情,但杜甫的诗更为沉重与忧伤,而杜荀鹤则带有淡淡的惆怅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