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24
草靸无尘心地闲,
静随猿鸟过寒暄。
眼昏齿落看经遍,
却向僧中总不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宁静生活。他脚踩草鞋,心境悠闲,没有一丝尘埃,静静地与猿猴和鸟儿交谈,享受着自然的宁静。虽然他的眼睛模糊、牙齿掉落,已经看遍了经书,但在僧侣中却始终保持沉默,似乎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东西。
杜荀鹤(约835年-约900年),唐代诗人,号青山,字子美。他的诗大多描写自然、田园生活以及个人的情感,风格简约而深邃。杜荀鹤的诗歌常流露出对尘世的超然与对自然的热爱。
《山寺老僧》创作于唐代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可能在山中寺庙中遇见了一位老僧,感受到他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年智慧的敬仰。
《山寺老僧》通过描绘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简单生活的赞美。诗中“草靸无尘”一句,既形象描绘了老僧的衣着朴素,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清净和对尘世的超脱。接着“静随猿鸟过寒暄”,则体现了老僧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的内心不受世俗纷扰,能够与山林中的动物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老僧的身体状况:眼昏、齿落,反映了时间对人的摧残。然而,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他依然沉浸在佛理的思考中,“却向僧中总不言”,这句强调了老僧的智慧与深邃。虽然他看遍了经书,却不急于向人传达,似乎在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这种沉默不仅是对世事的沉思,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现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宁静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本诗通过老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老年智慧的尊重。它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对自然的融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诗中“草靸无尘”意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老僧“眼昏齿落”,说明他____。
判断题:老僧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的热爱。(对/错)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杜荀鹤的《山寺老僧》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于豪放与个体的孤独,而杜荀鹤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