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晚晴呈同院

《秋日晚晴呈同院》

时间: 2025-05-02 12:32:11

诗句

秋风淅淅吹碧虚,白云鳞鳞如卧鱼。

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11

原文展示: 秋风淅淅吹碧虚,白云鳞鳞如卧鱼。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

白话文翻译: 秋风轻轻吹拂着碧蓝的天空,白云像一片片鳞片,宛如卧着的鱼。今晚我们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兴致来时,谁想要骑上那传说中的蟾蜍呢?

注释:

  • 淅淅:形容风声细小。
  • 碧虚:指碧蓝的天空。
  • 鳞鳞:形容云层像鱼鳞一样排列。
  • 卧鱼:比喻云的形状。
  • 骑蟾蜍: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这里指想象中的奇幻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奇幻想象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美丽。首句“秋风淅淅吹碧虚”,以风声和天空的颜色勾勒出秋夜的清凉与宁静。次句“白云鳞鳞如卧鱼”,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云层的形态,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后两句“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则展现了诗人对月夜的喜爱和对奇幻世界的向往,语言幽默,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淅淅吹碧虚”:秋风轻轻吹拂,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碧虚指碧蓝的天空,整体营造出一种秋夜的清凉氛围。
  2. “白云鳞鳞如卧鱼”:白云像鱼鳞一样排列,形象生动,增添了诗的视觉美感。
  3. “共君今夜赏明月”:表达了诗人邀请朋友一起欣赏月夜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社交性和亲切感。
  4. “兴来谁欲骑蟾蜍”: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奇幻世界的向往,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白云鳞鳞如卧鱼”,用鱼鳞比喻云层,形象生动。
  • 拟人:“兴来谁欲骑蟾蜍”,将蟾蜍拟人化,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秋夜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对奇幻世界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幽默的表达,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着秋夜的清凉与宁静。
  • 碧虚:指碧蓝的天空,增添了诗的视觉美感。
  • 白云:通过比喻“如卧鱼”,形象生动,增添了诗的视觉美感。
  • 明月:象征着美好与宁静,是诗人与朋友共赏的对象。
  • 蟾蜍:象征着奇幻与幽默,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云鳞鳞如卧鱼”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兴来谁欲骑蟾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奇幻世界的向往 B. 对秋夜的恐惧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明月的厌恶
  3. 诗中“秋风淅淅吹碧虚”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热闹 B. 宁静 C. 悲伤 D. 紧张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绘月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文同的《秋日晚晴呈同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描绘了月夜,但文同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奇幻想象的表达,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同的创作环境。

相关查询

春游回文 春游和施处士韵 其二 春游和施处士韵 其一 春游司直城西鸬鹚溪别业 春游 春游 春游灵殿寺 春游四首 其四 春游四首 其三 春游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字旁的字 包含梭的成语 高字旁的字 大功告成 邑字旁的字 豕突 忠臣良将 燎原烈火 面字旁的字 侏儒粟 推燥居湿 衍生物 兀字旁的字 敲山震虎 包含窠的词语有哪些 英声欺人 铭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