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20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作者: 秋瑾 〔清代〕
祖国沉沦感不禁,
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
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祖国已经陷入了沉沦,我无法自禁地感到悲伤。闲暇时在海外寻觅知音。金瓯已然缺失,必须加以修补;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又何必在乎?唉,感叹险阻,叹息飘零的生活。纵然千山万水,我仍要勇往直前。不要说女子不是英雄,夜夜我听见龙泉在墙壁上鸣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秋瑾(1875-1907),清末女诗人、革命家,以激昂的爱国情怀和对女性解放的追求而著称。她的诗风格奔放,情感真挚,常以抒发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末,正值国家危机四伏之际,秋瑾深感国家沉沦,故以诗抒发内心的忧虑与不平。她在海外求学期间,思乡情切,激发了她的爱国情怀。
这首词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沦陷的痛心和对未来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激烈。开篇即以“祖国沉沦感不禁”点明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接下来的“闲来海外觅知音”,则反映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求。作者用“金瓯已缺总须补”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痛心,并以“为国牺牲敢惜身”展现出她的决心和勇气,表明即使身处困境,也愿意为国奉献。
在情感的层面上,诗中不仅有对国家的忧虑,还有对女性地位的反思和呼吁。最后两句“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强调女性同样能在国家危难中展现英勇,这种情感的宣扬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女性自强意识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女性力量的肯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金瓯已缺”是指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