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7:11
原文展示:
腹心主包藏,爪齿以自卫。折冲须豪英,靖国用君子。遐哉三五朝,此道无不备。晏婴才愧管,齐景不霸世。商子德惭奚,秦强仍早圮。
白话文翻译:
内心深处的忠诚是隐藏的,用爪牙来自我保护。抵御外敌需要英勇的豪杰,安定国家则需要有德行的君子。遥想三五时期的朝代,这条道理无不具备。晏婴的才能不如管仲,齐景公未能称霸世界。商鞅的德行不如奚仲,秦国虽然强大却早早崩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感遇二十五首》是他在特定时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反思历史上的政治家和君主的成败得失时所作,通过对晏婴、齐景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政治道德和治国理念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政治道德和治国理念的深刻思考。诗中,“腹心主包藏,爪齿以自卫”一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内心忠诚与自我保护的关系。接着,“折冲须豪英,靖国用君子”强调了抵御外敌和安定国家所需的不同人才。后文通过对晏婴、齐景公、商鞅的评价,进一步阐释了作者对政治家德行和才能的看法,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政治道德和治国理念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者强调了德行和才能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晏婴”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家?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朝 答案:A
“折冲须豪英,靖国用君子”中的“折冲”指的是什么? A. 抵御外敌 B. 安定国家 C. 隐藏内心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商子”是指谁? A. 商鞅 B. 商纣王 C. 商朝的贤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