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6:18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
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在家郎的亭子下,依旧是在樊水的边上。
离城郭五六里,扁舟就能到我家门前。
山竹环绕着茅草屋,院子里有清凉的泉水。
西边有两座石峰,引人眺望,让人忘却年华。
四周邻居都是渔夫,近水边有许多闲田。
我想在这里学习耕作和钓鱼,以此来度过我的晚年。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元结(?-约740年),字子明,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时期,诗人渴望逃离尘世的烦扰,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樊上漫作》是元结描绘田园生活的一首佳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恬淡的居住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从"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的开头,诗人便以轻松的笔调,展示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诗中不断出现的水、山、竹、泉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在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他在西边的双石峰前眺望,似乎让人忘却岁月的流逝,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超脱。在“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中,诗人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在这里安度晚年的愿望,渴望通过耕作和钓鱼来实现自我价值。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追求,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樊上漫作》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寒泉”象征什么?
诗人想要在田园中实现的生活是什么?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