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喻常吾直(时为摄官)

《喻常吾直(时为摄官)》

时间: 2025-04-26 13:50:48

诗句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

战争且未息,征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

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48

原文展示: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
战争且未息,征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
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白话文翻译:

山野和泽地中饥饿的人很多,村镇里破败的房屋随处可见。
战争还没有停止,征收和敛财何时才能满足?
我不能去救济那些受苦的人,更何况我也不该去享用上天的粮食。
更何况我假借一个官职,苟且追求那微薄的俸禄。
近几年来,官吏的任用更为频繁,几个月也未必能见到成效。
新任官员一来就被罢免,难道不觉得这是羞辱吗?
我劝你辞去这个官职,跟我一起去退谷。
谷中有一股寒泉,可以为你洗去尘世的污垢。

注释:

字词注释:

  • 闾里:村镇,指乡村。
  • 征敛:征收和敛取财物。
  • 天粟:上天赐予的粮食,指自然赋予的粮食。
  • 假一官:借用一个官职。
  • 辞府主:辞去官职。
  • 寒泉:寒冷的泉水。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特定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社会动乱与民生困苦的现实。诗中提到的“寒泉”可引申为逃避纷扰、寻求内心安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约779年-831年),唐代诗人,字子真,号元白,曾任官职以致仕,晚年隐居,诗风清新自然,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战争频繁、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表达了他对官场腐败和民众疾苦的强烈不满。

诗歌鉴赏:

《喻常吾直》是一首充满社会关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绘,表现出对饥民和破败村庄的深切关注。开篇直入主题,描绘了山泽之间饥饿的景象,突显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诗人质疑征收财物的合理性,表现出一种道德上的反思与自责。

在对官职的态度上,诗人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的不满,认为假借官职来追求个人利益是极其不合适的。他通过对官吏任命频繁且无效的批判,揭示了当时官场的不正之风,语气中透出无奈与愤慨。最后,诗人提议辞去官职,隐退山谷,追求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漠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泽多饥人:山野和泽地中饥饿的人很多,直接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民生困境。
  2. 闾里多坏屋:村镇里破败的房屋,强调了社会动荡对民生的影响。
  3. 战争且未息:战争依然在继续,表现出对战争现实的无奈。
  4. 征敛何时足:质疑征税的合理性,反映了对民众困境的关心。
  5. 不能救人患:感到自己无力救助他人,内心的愧疚。
  6. 不合食天粟:不应享用自然的恩赐,表明对正义的追求。
  7. 何况假一官:更何况借用官职来求取俸禄,讽刺官场的虚伪。
  8. 近年更长吏:近年官职更换频繁。
  9. 数月未为速:几个月也未见成效,批判官场的无能。
  10. 来者罢而官:新来者一来就被罢免,表现出对官场的不屑。
  11. 岂得不为辱:这样的情况难道不令人感到羞辱吗?
  12. 劝为辞府主:劝说他辞去官职。
  13. 从我游退谷:跟随自己去隐退。
  14. 谷中有寒泉:山谷中有一股清泉,象征心灵的洗涤。
  15. 为尔洗尘服:为你洗去世俗的污垢,表达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饥民与官吏的对比,形成鲜明的社会对照。
  • 象征:寒泉象征心灵的洗涤与逃避世俗的追求。
  • 反问:通过反问强调官场的腐败与无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乱下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批判了官场的腐败与无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内心安宁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饥人:象征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民生的困境。
  • 坏屋:反映社会动荡与家庭破裂的现实。
  • 寒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洗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泽多饥人”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 A. 和谐富裕
    • B. 战争带来的苦难
    • C. 官场的繁荣
    • D. 自然灾害
  2. 诗人对官职的态度是什么?

    • A. 追求官职
    • B. 享受官职的权力
    • C. 辞去官职,追求内心宁静
    • D. 努力工作
  3. “寒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内心的洗涤与宁静
    • D. 友谊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关注人生与社会。
  • 杜甫的《春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比较元结的《喻常吾直》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社会动荡下的民生困境,但元结更强调个人的选择与内心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兴衰与民众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结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书怀 客至 寄李彬 晚晴 寄隐居士 江神子/江城子 醉落魄/一斛珠 鹧鸪天·红晕香腮粉末匀 鹧鸪天·桐叶成阴拂画檐 青玉案·芦花飘雪迷洲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群之选 岁聿其莫 青州曲 艸字旁的字 重辧 孔炽 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口中雌黄 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陷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番窠倒臼 追风使 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凡浊 直内方外 一字旁的字 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