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洛阳堰闲行

《洛阳堰闲行》

时间: 2025-05-07 16:38:04

诗句

洛阳堰上新晴日,长夏门前欲暮春。

遇酒即沽逢树歇,七年此地作闲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8:04

原文展示:

洛阳堰上新晴日,
长夏门前欲暮春。
遇酒即沽逢树歇,
七年此地作闲人。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堰边,阳光明媚的新一天,
长夏门前,春天似乎已经接近了尾声。
遇到酒就买来喝,遇到树就找地方休息,
在这里生活了七年,已然成了一个闲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洛阳堰:指洛阳地区的一条堰,堰是指用土石等材料筑成的水坝。
  • 新晴日:指刚刚晴好的天气。
  • 欲暮春:指春天即将结束,进入夏季。
  • 遇酒即沽:遇到酒就买来喝。
  • 逢树歇:在遇到树木时就停下来休息。
  • 闲人:指过着闲适生活的人。

典故解析:

  • 洛阳:唐代的都城,文化繁荣,诗人白居易在此任职,生活较长时间。
  • 长夏:形容夏天的气候长久,诗中暗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见长,常关注社会民生,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在洛阳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洛阳堰闲行》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开篇以“新晴日”描绘了一个清新明朗的景象,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里是静止的。接着,诗人通过“长夏门前欲暮春”的描写,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珍贵。

“遇酒即沽逢树歇”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在闲暇时光中寻找乐趣的心情。这样的生活方式,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自我内心宁静的追求。最后一句“七年此地作闲人”,则是对自己在此地生活的总结与反思,似乎流露出一丝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一种恬淡而又富有哲理的生活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阳堰上新晴日:描述了洛阳堰的美丽景色,白居易在新晴日的氛围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2. 长夏门前欲暮春: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时间流逝的感觉令人感慨。
  3. 遇酒即沽逢树歇:随性而行,遇到酒就饮,遇到树就休息,表现出一种随意的生活态度。
  4. 七年此地作闲人:总结了自己在此生活的时光,成为了一个安逸的人,暗含对时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春与夏的交替,表现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诗中各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闲人”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晴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长夏:代表着时间的延续与生命的蓬勃。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亲近自然的自在。
  • :象征自然的庇护与放松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洛阳堰”指的是: A. 一条河流
    B. 一条水坝
    C. 一座山
    D. 一个城市

  2. “遇酒即沽逢树歇”意思是: A. 见到酒就跑
    B. 见到酒就买来喝,见到树就休息
    C. 只喝酒不休息
    D. 只在树下休息

  3. 诗人生活了多少年在洛阳? A. 五年
    B. 七年
    C. 十年
    D. 二十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白居易的《洛阳堰闲行》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闲适的情感,而王维则偏向于表达自然的宁静与抒情的意境。两者都是对自然的赞美,却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诗与人生》

以上内容为《洛阳堰闲行》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题汤泉壁垩诸子有欲闲之意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 送庞签判 题正觉相上人箨龙轩 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五之一) 愁台 悼慧休 偶书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后汉 子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无得无丧 阿枉 银杯羽化 采字旁的字 枝体 戢定 反文旁的字 见机而作 付诸一炬 今蝉蜕壳 扯篷拉纤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