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45
送信安张从事吉甫兼寄白使君
——梅尧臣
西洛故人少,世家今亦稀。
怜君能及禄,过我苦言归。
游宦长城下,生涯旧国微。
使君应借问,出处竟多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现世的感慨。诗中提到,西洛的老朋友已经很少,像世家大族的人也非常稀少。诗人怜惜朋友能得到高官厚禄,而自己却只能听闻苦言而归。身处长城下的游宦生涯,诗人感到自己在故乡的生活是多么微薄。最后,他希望使君能够借此机会问询,看看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其诗风简洁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生活的困惑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游宦生涯中,感受到家乡旧人的稀少与人生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关切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西洛故人少”引入,直接表达了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与感伤。随后,诗人通过“怜君能及禄”一语,表现出对友人仕途的羡慕,同时流露出自己的失落与无奈。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对比的画面,诗人在长城下的游宦生活和友人在仕途上的成功形成鲜明对照,反映了诗人对生计与理想的思考。
最后一句“使君应借问,出处竟多违”则更是充满哲理,传达出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认识,体现出梅尧臣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引发读者的共鸣,令人深思。
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朋友成功与自己困境的对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此外,诗人通过“游宦长城下”这种空间意象,增强了孤独感和思乡情。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朋友的关怀与羡慕,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士人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西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怜君能及禄”中“及禄”意思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出处竟多违”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