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4:16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梅尧臣
春滩尚可涉,不惜溅衣裾。
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
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
在春天的滩涂上依然可以涉水而过,不在乎溅湿衣裳。
古老的寺庙藏在深深的树林中,野泉在幽暗的渠流中鸣响。
酒杯和茶具已经准备好,山中的蕨菜也被盘在一起。
落日映照着城郭,人们正带着月光耕作。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古寺入深树”可以理解为对古老文化的珍视与向往,同时“野泉鸣暗渠”则可以视作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象征,反映了诗人渴望归隐自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梦得,号青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古诗,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游玩广教寺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政治动荡时期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广教寺的过程,展现出春日的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恬淡。开头两句通过“春滩尚可涉,不惜溅衣裾”勾勒出一幅春水轻盈的画面,诗人在嬉游中毫不在意衣裳的溅湿,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然的态度。接下来的“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则引导读者进入幽静的古寺,树木深厚,泉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后面的“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则是在描写游玩后的宴饮场景,蕨菜与茶酒的搭配,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简单与自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两句“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则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城郭,人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得尤为和谐,仿佛在暗示生活的循环与自然的永恒。
整首诗不仅有着生动的自然描写,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梅尧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