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

《竹》

时间: 2025-05-10 03:58:58

诗句

擢翠向人孤,潭潭省署虚。

雨馀秋更晚,风月共萧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8:58

原文展示:

竹 石延年 〔宋代〕

擢翠向人孤,潭潭省署虚。 雨馀秋更晚,风月共萧疏。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竹子孤傲地向人展示其风采,深邃的官署显得空旷而宁静。 雨后的秋日更加深沉,风与月一同带来了萧瑟和疏离。

注释:

  • 擢翠:指竹子翠绿的色泽。擢,突出。
  • 向人孤:孤傲地面向人。
  • 潭潭:深邃的样子。
  • 省署:官署,指官员办公的地方。
  • 虚:空旷,宁静。
  • 雨馀:雨后。
  • 萧疏:萧瑟疏离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字曼卿,宋代诗人,以诗文著称,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在官署任职期间,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其翠绿孤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诗中“擢翠向人孤”一句,既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又隐喻了作者孤傲的性格。而“潭潭省署虚”则进一步以官署的空旷宁静,来象征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远离。后两句“雨馀秋更晚,风月共萧疏”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加深了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擢翠向人孤”:描绘竹子翠绿的色泽和孤傲的姿态,隐喻作者的性格。
  • “潭潭省署虚”:以官署的深邃和空旷,象征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
  • “雨馀秋更晚”:通过雨后的秋日,加深了诗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风月共萧疏”:以风和月的萧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擢翠”比喻竹子的翠绿色泽。
  • 拟人:“向人孤”赋予竹子孤傲的性格。
  • 对仗:“雨馀秋更晚,风月共萧疏”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孤傲和坚韧。
  • 官署:象征官场生活和世俗。
  • 雨后的秋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风月:象征自然之美和人生的萧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擢翠向人孤”描绘的是什么? A. 竹子 B. 官署 C. 秋日 D. 风月
  2. “潭潭省署虚”中的“虚”指的是什么? A. 空旷 B. 繁忙 C. 热闹 D. 安静
  3. 诗中“风月共萧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萧瑟 D. 热闹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以竹子为主题,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石延年的《竹》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都以竹子为主题,但石延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石延年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罗敷媚 其二 夜雨 罗敷媚 其一 罗敷媚歌 转应曲 题倚石美人图 转应曲 转应曲 重阳 转应曲 其二 鹦鹉 转应曲 其一 蟋蟀 转应曲 转应曲 其三 题念远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枉径 青室 包含陶的成语 和蔼近人 匠成 泻火 色字旁的字 英雄所见略同 包含梗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若有所失 绨袍恋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悖的成语 假威 示字旁的字 内修外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