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1:45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
十年顾我醉中过,两地与师方外游。
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
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在甘露时节,我卷起帘子看雨水的脚印;
在樟树亭子里,我倚靠着柱子眺望潮水的涨落。
十年来,我常在醉酒中回想你;
我们两地分隔,如今只在梦中游玩。
久经战乱,我常常在梦中寄托思念;
而近来没有书信来往,心中更添忧愁。
香炉的烟霭中映着虎溪的明月,
我只能驾驶铁船去寻求你的安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湘山,唐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生于江南,擅长五言律诗和古体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寄处默师》创作于罗隐身处战乱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战乱的不安与思念,特别是对师友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
《寄处默师》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忧愁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战乱中的孤独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甘露卷帘看雨脚”,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宁静的环境,似乎在营造一种放松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对好友的深切怀念。诗人回忆与师友的昔日欢聚,感慨十年的时间,如同在醉酒中度过,虽醉却又清醒于心。
而后,诗人通过“久隔兵戈常寄梦”表达了战乱给人带来的梦魇,失去联系的无奈与忧虑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两句通过描绘香炉的烟霭与月光,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忧伤的画面,诗人似乎在铁船上漂泊,寻求着一份安宁与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对战乱带来的孤独感的反思,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甘露”象征什么?
“久隔兵戈常寄梦”中“兵戈”主要指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罗隐的《寄处默师》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情感的方向与对象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