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15
大梁从事居汜水(一题作赠卢从事)
作者:罗隐 〔唐代〕
前年帝里望行尘,
记得仙家第四人。
泉暖旧谙龙偃息,
露寒初见鹤精神。
歌声上榻梁园晚,
梦绕残钟汜水春。
知有箧中编集在,
只应从此是经纶。
前年在京城的尘土飞扬中,我回忆起那位仙家第四人。
泉水温暖,早已熟悉他在龙旁休息的情景,
露水寒冷,初次见到鹤的神态。
歌声在梁园的晚宴上响起,
余音缭绕,梦中恍惚听见汜水的春钟。
知道箧中所编的文集,
从此应当成为治理国家的纲领。
作者介绍:罗隐(833年-909年),字梦符,号石林,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古体诗,作品中常流露出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罗隐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人境界的追求,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求。
罗隐的《大梁从事居汜水》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的“前年帝里望行尘”便勾勒出一幅繁华而喧闹的京城画面,展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而“记得仙家第四人”则引出一位超凡脱俗的高人,仿佛在提醒读者在喧嚣中应寻找宁静与清净。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泉暖旧谙龙偃息,露寒初见鹤精神”展现出自然的温暖与生机,暗含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厚情感。这种感受在“歌声上榻梁园晚,梦绕残钟汜水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诗人似乎在歌声中找到了归属感,梦中又被水钟的余音牵引,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知有箧中编集在,只应从此是经纶”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结合,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成就。整首诗在流畅的韵律与深刻的意境中,展现了罗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理想生活的追忆与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清净生活的渴望。诗中蕴含着对文化与理想的重视,展现了罗隐作为诗人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家第四人”象征什么?
A. 高人 B. 政治人物 C. 诗人 D. 商人
“泉暖旧谙龙偃息”中的“龙”主要指什么?
A. 真人 B. 物象 C. 意象 D. 虚构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崇拜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罗隐的《大梁从事居汜水》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前者更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后者则在宁静中自得其乐,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