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升仙桥

《升仙桥》

时间: 2025-05-06 18:28:55

诗句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8:55

升仙桥

作者:罗隐 〔唐代〕

原文展示: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桥梁横在岔路上,我停马询问前方的情况。
我的价值是靠朋友得来的,名声却是因为妇女所知。
只需要谈论命运的安排,不能只满足于文采的炫耀。
在你故乡执戟的我,荣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注释:

  • 危梁: 高高的桥梁,形容桥梁的危险和不稳定。
  • 枕路岐: 桥梁横卧在路口,形成岔路。
  • 驻马: 停下马来。
  • 价自友朋得: 说我的价值是朋友给予的。
  • 名因妇女知: 说我的名声是因为妇女的缘故,暗指流言蜚语。
  • 直须论运命: 只需谈论命运。
  • 不得逞文词: 不要只满足于花言巧语。
  • 执戟: 指持戟的勇士,这里指代自身。
  • 荣华竟若为: 荣华富贵究竟有什么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良宰,号湘山,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作家,以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士人的情感与抱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士人的处境复杂,名利与友情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升仙桥》这首诗通过桥梁的意象,构建了一个隐喻,象征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岔路口的抉择。作者在高耸的桥上驻马询问前方的情况,暗示他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命运的探索。诗中提到价值与名声的来源,揭示了人际关系中虚伪的一面,特别是名声往往是由流言蜚语构成,强调了人们对外在评价的过度追求。最后,作者对荣华富贵的质疑,体现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表达了士人对命运的思考和人生的反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危梁”和“岐”设定了不安定的环境,表明人生道路上的不确定性。
    • 第二联揭示了个人价值的相对性,名声往往依靠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女性的看法。
    • 第三联强调命运的重要性,文才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 第四联以“执戟”自喻,反思荣华的意义,表现了对个人成就的深刻怀疑。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修辞,使得句子结构紧凑而有节奏感。
    • “危梁”与“岐”的对比,象征人生的险恶和选择的复杂。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名声与命运的关系,呼吁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而不是被外在的虚荣所迷惑。

意象分析:

  • 桥梁: 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岔路,寓意未来的不确定性。
  • : 代表行动与选择,停马询问表现了对未来的思考。
  • : 象征勇气与战斗,反映了诗人对荣华的质疑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危梁”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高桥
    • B. 一条河
    • C. 一座山
    • D. 一条路
  2. 诗人认为名声是由什么决定的?

    • A. 朋友
    • B. 妇女
    • C. 自己的努力
    • D. 家庭背景
  3. 诗中“荣华竟若为”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荣华的渴望
    • B. 对荣华的无奈与质疑
    • C. 对荣华的讽刺
    • D. 对荣华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罗隐与杜甫在作品中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命运的反省,但杜甫的作品更倾向于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罗隐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罗隐诗集》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桃花 木兰花慢 挽𠙆社马介公母刘太夫人 木兰花慢 重九 木兰花慢 甲寅四月,客有自金陵来者,感赋此阕 木兰花慢 送孔子远少府归东瓯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送沈洞云 木兰花慢 寿侄云逵时七月十四日也 木兰花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水船 池结尾的成语 包含尸的词语有哪些 头拳 蕴藉风流 介雅 空空洞洞 仓卒之际 石字旁的字 附向 酉字旁的字 全无心肝 扬清厉俗 長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刬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