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8:55
作者:罗隐 〔唐代〕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
高高的桥梁横在岔路上,我停马询问前方的情况。
我的价值是靠朋友得来的,名声却是因为妇女所知。
只需要谈论命运的安排,不能只满足于文采的炫耀。
在你故乡执戟的我,荣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良宰,号湘山,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作家,以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士人的情感与抱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士人的处境复杂,名利与友情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升仙桥》这首诗通过桥梁的意象,构建了一个隐喻,象征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岔路口的抉择。作者在高耸的桥上驻马询问前方的情况,暗示他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命运的探索。诗中提到价值与名声的来源,揭示了人际关系中虚伪的一面,特别是名声往往是由流言蜚语构成,强调了人们对外在评价的过度追求。最后,作者对荣华富贵的质疑,体现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表达了士人对命运的思考和人生的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名声与命运的关系,呼吁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而不是被外在的虚荣所迷惑。
诗词测试:
诗中“危梁”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名声是由什么决定的?
诗中“荣华竟若为”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