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39
送梅处士归宁国
作者: 罗隐〔唐代〕
十五年前即别君,
别时天下未纷纭。
乱罹且喜身俱在,
存没那堪耳更闻。
良会谩劳悲曩迹,
旧交谁去吊荒坟。
殷勤为谢逃名客,
想望千秋岭上云。
十五年前就与您别离,
那时天下尚未纷扰。
经历动乱,我能幸存已然高兴,
而如今再听闻,更是难以承受。
良辰美景徒然令人感伤往昔,
旧友谁人能来祭奠荒凉的坟墓?
诚心诚意为您送行这位隐士,
希望能在千秋之后再见山上的云朵。
作者介绍:罗隐,字惟信,号青山,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与梅处士重聚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透出对于旧友的怀念和对纷乱世事的无奈。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深沉而细腻。开头两句回忆起与梅处士的分别,时间的推移使人感慨万千,诗人自述十年前的别离时光,天下尚未动荡不安,显示出昔日的宁静与美好。接下来的几句则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经历了动乱后,诗人感到生存的珍贵,但同时又对旧友的遭遇感到无比痛惜,尤其是当他想到那些已故的朋友时,心情愈发沉重。
全诗的情感从怀念到惆怅,最后又转向对隐士的祝福,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句“想望千秋岭上云”,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更隐含了对转瞬即逝的生命的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别离与重聚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十五年前即别君”意味着什么?
A. 诗人与梅处士已经认识很久
B. 诗人与梅处士分别已久
C. 诗人与梅处士很快会重聚
“良会谩劳悲曩迹”中的“良会”指什么?
A. 美好的事情
B. 欢乐的聚会
C. 忧伤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荒坟”象征着什么?
A. 友人的死亡
B. 过去的美好
C. 未来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