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15
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慢慢地沉入了山的尽头,苍茫的云海在空中浮动。想要尽览千里之外的景色,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
登楼望远在古代诗词中常见,表示胸怀壮志和对未来的展望。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壮丽与豪情。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号凌云,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豪放,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尤其以《登鹳雀楼》一诗而著称。
《登鹳雀楼》作于王之涣游览鹳雀楼时,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是一处著名的风景胜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胸怀壮志、追求理想的情感。
《登鹳雀楼》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开篇“白日依山尽”描绘了日落的景象,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暗含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惆怅之感。而“苍苍云海间”则将视野拓宽至广阔的天空,构建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诗的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渴望,更蕴含着一种追求卓越、不断攀登的精神。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与人生理想的向往。
“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欲穷千里目”中的“千里目”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