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2:32
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
作者:陈与义 〔宋代〕
西来金衣鹤,书落汝水湄。
云霞映道路,中有迎翠诗。
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
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
森然诗中画,想见凭栏时。
朝曦与暮霭,百变皆令姿。
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
众手剧云雨,唯山不瑕疪。
当年四老翁,视世轻於芝。
坐令山偃蹇,不受人招麾。
谁欤楼中客,俯仰与山期。
顾要君折腰,督邮真小儿。
因之感我意,故岩归已迟。
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
这首诗描写了从远方而来的金色衣裳的仙鹤,书信落在汝水边。云霞映照着路途,路上有关于迎接翠楼的诗句。远远知道五斗米的价格,还没有准备好买山的资金。政事需要在百尺高楼上解决,才能了却这浮世的烦恼。诗中如同画般的景象,想必是在凭栏时看到的。早晨的曦光与傍晚的云霭,千变万化皆有风姿。你正要领会这个意境,何必急于处理账簿上的事务呢?众多的手在忙碌中如雨般纷飞,只有山岭依旧不受影响。当年那四位老翁,轻视世俗如同轻视芝草。坐在山中让其俯伏,不受外人的召唤。楼中的客人是谁,俯视与山的约定。可怜你要屈身折腰,邮差不过是个小孩子。因而让我感受到你的情意,所以在岩石上归来已迟。便携带着灵运的木屐,不再等待德璋的迁移。
陈与义(约1048-1117),字仲明,号少游,宋代诗人,生于商洛。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反感。
本诗创作于陈与义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古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个人感悟,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的开头以“西来金衣鹤”引入,既有美好的自然意象,又暗含高洁的品格与追求。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借助“云霞映道路”与“迎翠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激发了其内心对高洁生活的渴望。
在表现人生哲思上,诗中提到“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财富的无奈,显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紧接着“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更是通过高楼的意象,表现出对官场权力的轻视。
诗的后半部分“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直接对话令狐励,劝他不要急于处理事务,而应多关注内心的感受。最后的“因之感我意,故岩归已迟”一句,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与深情,诗人以轻松的笔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折射出宋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
西来金衣鹤,书落汝水湄。
描述了一只从西方飞来的金色鹤,书信落在汝水边,象征着理想与思念。
云霞映道路,中有迎翠诗。
云霞映照着道路,路上有关于迎接翠楼的诗句,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
远远知道五斗米的价格,但还没有准备好买山的资金,表现对生活的无奈。
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
高楼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暗示政治的复杂与浮华。
森然诗中画,想见凭栏时。
诗中如同画一般,想必是凭栏时所见,表现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朝曦与暮霭,百变皆令姿。
早晨与傍晚的景色千变万化,皆有自己的风姿。
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
你正要领会这个意境,何必急于处理账簿上的事务。
众手剧云雨,唯山不瑕疪。
众多的手在忙碌中如雨般纷飞,唯有山岭安静不受影响。
当年四老翁,视世轻於芝。
当年那四位老翁,轻视世俗如同轻视芝草,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
坐令山偃蹇,不受人招麾。
坐在山中让其俯伏,不受外人的召唤,体现出对自由的追求。
谁欤楼中客,俯仰与山期。
楼中的客人是谁,俯视与山的约定,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顾要君折腰,督邮真小儿。
可怜你要屈身折腰,邮差不过是个小孩子,反映出对世俗的轻视。
因之感我意,故岩归已迟。
因而让我感受到你的情意,所以在岩石上归来已迟。
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
便携带着灵运的木屐,不再等待德璋的迁移,强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厌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世俗的深思。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宋代士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陈与义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金衣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理想
C. 名声
D. 权力
“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轻松愉快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求
《静夜思》与《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