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丁丑夏,正值香港回归日,又逢佛教法住学会创建十五周年,心花一朵,遥致贺忱

《满江红·丁丑夏,正值香港回归日,又逢佛教法住学会创建十五周年,心花一朵,遥致贺忱》

时间: 2025-05-07 22:34:27

诗句

法住香江,十五载、因缘殊胜。

继学脉、石头路滑,唐门风正。

花果飘零休怅望,灵根遍植凭精进。

计年年、嘉会蔚人文,群英奋。

娑婆界,须堪忍。

路曲折,愿无尽。

喜慧业传灯,菩提心证。

红雨纷飞摩诘笑,白莲净远濂溪韵。

盼明朝、粤海宝珠还,欢歌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27

原文展示

满江红·丁丑夏,正值香港回归日,又逢佛教法住学会创建十五周年,心花一朵,遥致贺忱
作者:萧萐父 〔近代〕

法住香江,十五载因缘殊胜。
继学脉石头路滑,唐门风正。
花果飘零休怅望,灵根遍植凭精进。
计年年嘉会蔚人文,群英奋。
娑婆界,须堪忍。
路曲折,愿无尽。
喜慧业传灯,菩提心证。
红雨纷飞摩诘笑,白莲净远濂溪韵。
盼明朝粤海宝珠还,欢歌庆。

白话文翻译

在香港这片法住的土地上,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殊胜因缘。
继承学问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唐门的风气仍然正盛。
花果飘零,不必忧伤和眺望,灵根遍布,依靠精进而生长。
每年盛会都将人文气息推向高峰,群英汇聚,奋发向上。
在娑婆世界,必须忍耐,路途曲折,但愿没有尽头。
高兴的是智慧事业传承着灯火,菩提心获得验证。
红雨纷飞中,摩诘笑意盈盈,白莲在远处显现濂溪的韵味。
期待明天粤海的宝珠归来,欢歌庆祝。

注释

  • 法住:指佛教的教义延续与实践。
  • 香江:指香港,是诗中所提及的地名。
  • 因缘:佛教用语,指因果关系,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
  • 唐门:可能是指唐代的文化氛围或某个门派的风气。
  • 灵根:指人们内心的智慧与修养。
  • 娑婆界:佛教中的人间世界。
  • 菩提心:追求觉悟的心态。
  • 摩诘:指王维,唐代著名诗人。
  • 濂溪:指濂溪的诗风,王安石的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萧萐父(1870年-1939年),原名萧剑渠,字子华,号萐父,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文人。他的诗作多涉及政治、历史与哲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香港回归日和佛教法住学会成立十五周年之际,表达了对香港文化传承与佛教事业发展的祝贺与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对香港法住学会十五周年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开篇以“法住香江”点明主题,表达了对香港这片土地上法理传承的珍视。诗中提到“继续学脉石头路滑”,以比喻手法表达了追求真理与知识的艰辛,但同时又以“唐门风正”来体现学术氛围的积极向上。

“花果飘零休怅望,灵根遍植凭精进”一句则传达出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长与收获的信念。此处的“灵根”象征着个人内心的修养与智慧,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展现出对人文精神的赞美,认为每年的盛会让人文气息愈加浓厚,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社会风貌。“娑婆界,须堪忍”则体现了佛教的忍耐精神,鼓励人们在艰难道路上坚持不懈。

结尾的“盼明朝粤海宝珠还,欢歌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美好祝愿,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佛教事业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法住香江,十五载因缘殊胜:强调法住学会在香港的成长与其特殊的因缘。
  2. 继学脉石头路滑,唐门风正:承接文脉,虽然艰难,但学术气氛良好。
  3. 花果飘零休怅望,灵根遍植凭精进:暗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努力与修养才是关键。
  4. 计年年嘉会蔚人文,群英奋:每年的聚会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5. 娑婆界,须堪忍:现实生活中需要耐心与毅力。
  6. 路曲折,愿无尽:对未来的执着与希望。
  7. 喜慧业传灯,菩提心证:智慧的传承与心灵的觉悟。
  8. 红雨纷飞摩诘笑,白莲净远濂溪韵:借景抒情,表达对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9. 盼明朝粤海宝珠还,欢歌庆:对未来的期待与庆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学习比作行走在艰难的道路上,形象地表达出学习的艰辛。
  • 对仗:如“红雨纷飞摩诘笑,白莲净远濂溪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花果”、“灵根”等意象,表现生命的成长与变化。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着佛教法住学会的成长与人文精神的传承,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过去的反思,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文化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江: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灵根:象征内心的智慧与修养。
  • 红雨:象征着文化的滋润与生命的活力。
  • 白莲:象征纯洁与高尚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法住香江”是指哪个地方? A. 上海
    B. 香港
    C. 北京
    D. 台湾

  2. 诗中提到的“灵根”指的是什么? A. 植物
    B. 内心的智慧与修养
    C. 外在的成功
    D. 物质财富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A. 个人情感
    B. 文化传承与发展
    C. 自然景观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萧萐父的《满江红》更侧重于对社会文化的思考与传承,而李白的作品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文大辞典》
  • 《萧萐父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其二 哨篇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好事近 其一 嘉定二年正月二日大雪 方壶自咏 秋兴 好事近·天宇绿无云 满庭芳·云绕花屏 中秋月五首 陋居五咏 其五 月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连镳并轸 包含汛的词语有哪些 伤弓之鸟 枲茎 刘海儿 丿字旁的字 滚开头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爿字旁的字 戎钺 惯犯 败国亡家 髟字旁的字 豆萁相煎 以水投水 方字旁的字 纤开头的成语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