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2:15
蹶尽霜蹄,休再问龙城马邑。计决矣我宁作我,北山之北。焉用文之身既隐,未尝闻仕如斯急。见长沮桀溺耦而耕,趋而揖。麻与苧,连宵缉。松共桂,和云湿。任园官荬苦,霜畦苋涩。米号长腰舂碓煮,子名苍耳挥锄拾。问挂来牛角是何书,渊明集。
我已经厌倦了霜冻的马蹄,不再询问龙城和马邑的事。既然已经决定,我宁愿做我自己,远离北山。我为何要以文人的身份隐退,从未听说过有官职是如此急迫。看那沮桀的耕夫和溺水的牛,匆忙而行,互致问候。麻与苧,连夜忙碌着采摘。松树和桂花,伴着湿润的云雾。我在园中任劳任怨,霜打的苦菜和苋菜都显得涩口。米在舂碓里长腰,煮成米饭;而苍耳的名字也在锄头下被拾起。问你挂在墙上的牛角,是什么书?是陶渊明的诗集。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2—1686),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小令。其作品多表达对时事的关切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生活反思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这首《满江红》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便以“蹶尽霜蹄”引入,生动描绘了艰难的旅途,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逃避。诗中提及的“龙城”、“马邑”,不仅是历史地名,更象征着权力与欲望的诱惑。
诗人明确表达了对仕途的拒绝,强调了“我宁作我”的坚定立场,反映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耕作、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劳动的美好与淳朴,凸显出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最后提到的“渊明集”,不仅是对陶渊明的致敬,也是在强调隐逸和自由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蹶尽霜蹄”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渊明集”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