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7
满江红
一片青毡,遮不足万千风雨。
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
剩凄凉文冢哭秋风,书生苦。
出建节,芙蓉幕。
入画像,麒麟阁。
尚青春年少,丰姿如鹤。
束发交都收铁网,画眉人共听金钥。
待功名成了便神仙,书生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的苦与乐。青毡遮不住漫天风雨,书剑飘零,似乎一切都在凋零。书生年长却仍然在乡村做学究,科举名声未及刘司户(刘备的司户)。只剩下孤独的文冢,伴随着秋风哭泣,书生感到痛苦。出门时看到芙蓉花的帷幕,回家时进了画有麒麟的阁楼。书生虽然年少,仪态如鹤。束发后终于能收获功名,画眉人也在一旁听着金钥的声音。待到功名成就,便像神仙一般,书生心中充满了乐趣。
作者介绍:俞樾(1821-1907),字秋逸,号岳峰,清代著名学者、诗人。他广泛涉猎经史,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许多书生渴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但常常面临现实的困境与无奈。
此诗以书生的视角,深刻展现了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苦乐。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描绘了书生的苦涩与失落,后半部分则展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开篇的“青毡”象征着书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接下来的“书剑”则进一步突显了他作为文人的孤独。不同于社会上获得成功的刘司户,书生的科名未能达到,反映出科举制度的竞争激烈与不易。诗歌中通过秋风、文冢等意象,渲染了书生的苦楚与凄凉。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一种积极的情绪,书生对青春的向往与对未来的乐观展望。他在芙蓉幕和麒麟阁中见到了理想的象征,暗示着他渴望成功的决心。束发收网的意象表达了书生的奋斗目标,期待着功名的实现,最终化身为“神仙”,象征着成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层次分明,既有沉重的思考,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书生在风雨中拼搏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意。比如“书剑”与“风雨”的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书生的苦乐交织,反映出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面临的艰辛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奋斗与希望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毡”象征什么?
曹名“刘司户”指代什么?
诗中“画眉人”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